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周子上赴宜春

标题包含
送周子上赴宜春
忆昔昌黎伯,直谏气凛然。 又闻赞皇公,直道薄云天。 堂堂两宗工,盖世勋无前。 朅来著此邦,仰山同不骞。 公今又继往,相望三百年。 风流虽已矣,遗迹俨弗愆。 邦风杂未纯,雕俗顽莫镌。 要须痛一洗,兴氓作其贤。 束吏缚猛虎,爱民烹小鲜。 课为天下最,名压坐中先。 凤尾催归诏,看看下小旃。 践槐知不晚,开旦促曹鞯。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胡铨(1102年-1180年),字邦衡,号澹庵,南宋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他是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被誉为“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胡铨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他年轻时就...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回想当年的韩愈老先生,直言进谏气势磅礴。 还有那个赞皇公,坚持原则直达天听。 这两大杰出人物,功业无人能比。 今日来到这个国度,仰望高山依然挺拔。 如今先生继承遗志,距今已有三百年时光。 虽然风流已成过去,但留下的痕迹依旧鲜明。 当地的民风夹杂不全,教化尚未完全普及。 需要大力整治一番,引导百姓走向贤能。 约束官员如同束缚猛虎,爱护百姓如烹制小鱼。 教化成果天下第一,名声在座者之中无出其右。 凤凰尾巴催促归家之诏,慢慢降临在小小的布告上。 踏上槐树的那一刻不会太晚,叫醒新的一天催促着曹君备好鞍鞯。
去完善
释义
1. 昌黎伯:指韩愈,因曾任昌黎伯而闻名,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 2. 赞皇公:指李吉甫,字弘宪,赵郡赞皇人,唐朝宰相。 3. 两宗工:指韩愈和李吉甫两位文人政治家。 4. 朅来:从过去到现在。 5. 仰山:指宜春的仰山,此处借以赞美宜春的风景优美。 6. 望:比较,相比。 7. 风liu:风韵犹存的意思,形容美好事物仍在。 8. 雕俗:此处指民众的陋习。 9. 邦风:地方风气。 10. 杂未纯:意指地方风气不纯正。 11. 痛一洗:彻底改变的意思。 12. 兴氓:激发百姓向上之意。 13. 束吏:约束官吏的行为。 14. 猛虎:指贪官污吏。 15. 爱民烹小鲜:借用《老子》中的话,表明爱护人民的方法。 16. 课为:考查成绩或成果。 17. 凤尾催归诏:比喻周子上的才华得到了皇帝的认可,召他回去任职。 18. 下小旃:喻示皇帝的命令即将下达。 19. 践槐:语出《诗经·大雅·思齐》:“乃见韦睿孔北海,立谈间,旨臻人极,即之若将及,反而遂去,屦大者迹玄。既登观宇,厥德孔硕,除颂声,则蒸民勿由兮。矧曰尔时,事与仁棘,济济辟公,相与询谋。小毖惩艾,武夫勤息。依彼平林,建旗以俟。谁谓黔首,实惟衍楚国是资。咨余冲人,孔圣人之立训咸其助矣!既琢乃器,亦道人善,朝以周典赐髦士,蒸民是乃始叹厥谥。抑抑威仪,惟君子能表肃,俯依祁邱,王是省变。故家遗俗,未坠于地,宅是旧基,今其无履。嗟乎小矣!言伐言战,齐万师以上之。至于践土,周显德所纪矣。登其城楼,皇皇眇视,矧尔山东,寔予嘉喜,噫吁戏,庚辛使来。小汤盘,抚其柢,暂慨岁月,遗我黎老人几。乾坤满风雨,长日哀鸣,祈于明神,倘可终惠,孔北海之后昆谁矣?洁膳祀之,文公兹其人也。容有公侯,大启朱绂,既登观宇,厥德孔硕,除颂声,则蒸民勿由兮。煌煌宝婺,指诸庆云,祗载献瑞,兼之凤凰,吾皇受命,幽赞于神明,慎厥初,遂成令谟。躬行节俭,无怠无荒,延及童冠,递递洋洋,待驱云雨,涤荡四方,用昭我皇王大烈无疆。” 20. 开旦:意思是天亮,引申为时间短暂。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古诗以送友人上京应试为主题,通过对历史上直谏敢言的两位伟大人物的回忆和敬仰,表达了对友人的期望和勉励。诗人首先提到了韩愈和白居易两位文人,他们以其直言不讳的勇气和卓越文采赢得了世人的赞誉,成为诗人的楷模。接着描绘了宜春地区的风光与历史,并希望友人能在当地发扬光大,移风易俗,把此地治理得繁荣昌盛。诗人强调友人应像善待小鱼的民众那样爱护百姓,同时要以法律为准绳,严明法纪,剔除恶俗。末尾祝愿友人能够一举成名,早日出人头地,施展才华,为人民谋福祉。整首诗情感充沛,结构紧凑,用典巧妙,展现了一幅清新可人的画面。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周子上赴宜春》这首诗是南宋诗人胡铨所创作的送别诗。据史书记载,胡铨于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撰写此诗,正值宋金关系紧张时期。 在创作这首诗时,胡铨已步入老年,面对国家的内外交困,他忧国忧民的心情溢于言表。周子上即将远赴宜春担任郡守,胡铨在临别之际以这首诗赠予友人,表达了他对友人的关怀和担忧。 这个时期的南宋社会动荡不安,金国对宋发动了多次战争,国家局势岌岌可危。而国内政治腐败、民生疾苦等问题也日益严重。在这样的背景下,胡铨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分忧解难,为百姓谋福祉。然而,现实的残酷让他感到力不从心,心中充满了忧虑和无奈。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