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游·朝云漠漠散轻丝
朝云漠漠散轻丝。楼阁淡春姿。柳泣花啼,九街泥重,门外燕飞迟。
而今丽日明金屋,春色在桃枝。不似当时,小桥冲雨,幽恨两人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早上雾气腾腾,轻柔的丝丝缕缕四散。淡淡的春意弥漫在楼阁之间。柳树含泪,花朵带悲,整个街道都显得泥泞不堪,门外的燕子飞翔得迟缓。如今阳光洒满华丽的小屋,春意已经绽放在桃花枝头。但这已不再像那时一样,一场小雨过后,站在小桥上,只有你我两个知道那深深的遗憾和无奈。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朝云漠漠:形容早晨天空中的云雾弥漫的样子。
2. 散轻丝:形容雾气和细雨飘散的状态。
3. 楼阁:指高楼建筑。
4. 淡春姿:春天的景象淡雅宜人。
5. 柳泣花啼:形容柳树与花朵仿佛在哭泣和悲啼,形象地描绘了春雨的情景。
6. 九街:泛指城市的街道。
7. 泥重:形容雨后道路泥泞不堪。
8. 门外燕飞迟:形容燕子因为天气原因飞行速度减慢。
9. 丽日:明媚的阳光。
10. 金屋:华丽的宫殿或房屋。
11. 不似当时:与过去的情况不同。
12. 小桥冲雨:形容在细雨中经过一座小桥的场景。
13. 幽恨:深沉的遗憾或怨恨。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伤别的词作,描绘了明媚春光下,主人公回忆往昔与佳人共度的美好时光。上片写眼前景象,朝云飘渺、柳絮飘零、燕子低飞等画面,营造了一种离愁别绪的氛围。下片通过对比今昔情景,表达了对旧日的思念以及现实中的孤独和无奈。整首词情感细腻,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少年游·朝云漠漠散轻丝》是北宋著名词人周邦彦的作品。这首词创作于公元1100年左右,正值北宋末年,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政治斗争激烈。
周邦彦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父亲周杲是一位进士,曾任国子监祭酒,对周邦彦的成长产生了很大影响。周邦彦年轻时曾游学京师,结识了许多文人墨客,拓宽了视野。然而,他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在科举考试中,他曾多次失利,直到三十多岁才考中进士。此后,他在官场沉浮多年,担任过多种职务,但始终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
在这个时期,北宋王朝内部矛盾重重,政治腐败,外患不断。面对这样的现实,周邦彦深感忧虑。他的作品往往流露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少年游·朝云漠漠散轻丝》正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在这首词中,周邦彦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无常、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关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