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子我晚归

标题包含
和子我晚归
七里湾头宿发飞,六家店上行人稀。 渡口有船招不得,归来稚子候柴扉。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晁冲之(约1061年—约1117年),字叔用,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他是江西派诗人之一,与黄庭坚、陈师道等人并称为“江西诗派三宗”。 晁冲之出生于书香世家,他的父亲晁迥是北宋名臣,曾任尚书右丞。他自...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七里的河边居住着忙碌的人们,六个店铺上的行人并不多。渡口的船只无法使用,孩子们却等待在家门的柴扉处。
去完善
释义
1. 七里湾:泛指河湾地带,此处可能为诗人所在地的具体河湾名称。 2. 六家店:可能是诗人沿途所见的一个村落或客栈,“店”在古代通常指供旅客歇息的地方。 3. 行人稀:行人稀少,表示此时天色已晚,路上的行人逐渐减少。 4. 渡口:河流两岸供行人、车辆过渡的地点。 5. 船:此处指渡船,用于载运行人渡过河流的交通工具。 6. 招不得:意为无法呼唤到渡船。 7. 稚子:年龄较小的孩子。 8. 柴扉:用树枝编成的简陋门扉,这里指诗人的家。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归途的情景。首句“七里湾头宿发飞”,通过“七里”的距离暗示了诗人的行程之长,而“发飞”则形象地描绘了头发飘散的景象,显示出晚风中的速度感。次句“六家店上行人稀”,进一步强调了夜已深沉、行人稀少的环境,营造了孤独寂寥的氛围。 第三句“渡口有船招不得”,表面上是描述渡口停泊着船只却无法乘用的现实,实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挣扎。最后一句“归来稚子候柴扉”,以孩童在柴门处等待的情景收尾,表现出了家人对诗人的关切之情,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温馨和关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致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清冷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亲人的眷恋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子我晚归》是宋代诗人晁冲之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085年左右,正值宋朝的北宋时期。 在晁冲之创作这首诗的时候,他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此前,他在科举考试中多次失利,未能获得功名。他的家庭状况也不佳,父亲早逝,母亲多病,家庭生活较为困难。然而,这些挫折并没有消磨他对诗歌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在那个时候,宋朝正处于王安石变法的前夜。王安石的变法主张在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进行改革,以振兴国家。然而,这一时期的朝政复杂,派系纷争严重,许多文人墨客对现实感到失望,转而寄情于山水诗酒之间。晁冲之也是如此,他用诗歌来表达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这样的背景下,晁冲之创作了《和子我晚归》一诗。这首诗描绘了他深夜归家的情景,表达了他在逆境中的坚持和对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