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赠许牍秀才

标题包含
赠许牍秀才
理论与妙用,皆从人外来。山河澄正气,雪月助宏才。 傲世寄渔艇,藏名归酒杯。升沈在方寸,即恐起风雷。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方干(809年-约880年),字雄飞,号玄英子,唐朝晚期著名的诗人。他出生于浙江淳安,家境贫寒,但勤奋好学,才华横溢。 方干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因性格耿直、不愿趋炎附势而未被录取。此后,他放弃功...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理论和智慧都是从外界获取的,山川和河流都可以体现正直之气,而白雪和明月则可以激发人们宽广的才能。以独立的态度看待世界,只需要一叶扁舟;在酒中寻找自己的名字,可以暂时忘记繁华的世界。人生起伏都在一念之间,就如暴风雨前的平静一般。
去完善
释义
1. 理论:这里指文章作法、诗歌理论等;2. 妙用:灵活巧妙的运用;3. 人外:外部世界;4. 山河:象征国家,也指许牍生活于其中的环境;5. 澄正气:犹言秉承正义,品行高洁;6. 雪月:比喻高洁的品格;7. 宏才:宏大才情;8. 傲世:表达蔑视世俗的态度;9. 渔艇:表示隐逸者的生活状态;10. 藏名:隐藏自己的名声,有隐居之意;11. 酒杯:饮酒器具,此处代指饮酒行为;12. 升沈:犹升降,表示人生际遇的变迁;13. 方寸:心田,心灵深处;14. 恐:担忧;15. 风雷:常用来形容剧烈的变动或巨大的力量。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方干写给朋友许牍的勉励之作。诗中,作者表达了对于诗词创作的一种独特看法,强调理论和技巧都是外来的东西,真正需要的是个人的才情和抱负。 首联“理论与妙用,皆从人外来”表明了诗词创作既需要理论基础也需要巧妙运用,但这些都是从外面得来的知识和技能。颔联“山河澄正气,雪月助宏才”进一步强调个人内在的才情、正直品质和外面的美好景物共同造就了诗人的伟大作品。颈联“傲世寄渔艇,藏名归酒杯”则透露出诗人潇洒超脱的生活态度,他以渔船为家,以饮酒作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尾联“升沈在方寸,即恐起风雷”则暗示了自己的才情和品行决定了命运的升沉,所以应当随时警惕,做好自我修养,以免因疏忽而导致无法预知的后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赠许牍秀才》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方干创作的。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唐朝中期,大约在公元850年左右。这一时期,唐朝正处于社会动荡、政治腐败、民生疾苦的时期。 在创作这首诗时,方干的人生际遇也颇有些坎坷。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学习勤奋,才华横溢。然而,他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始终未能进入仕途。这使得他对当时的科举制度产生了强烈的质疑和不平。 在这一时期,唐朝的社会状况也非常严峻。由于长期的战争和频繁的灾难,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朝廷却对民众的苦难视而不见,仍然沉溺于奢侈享乐之中。这使得许多知识分子对社会现实深感痛心,纷纷投身于诗歌创作,以抒发内心的愤懑和不平。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方干写下了这首《赠许牍秀才》。在这首诗中,他通过对许牍秀才的赞扬,表达了对自己才能得不到认可的不平,同时也对当时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