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
摇曳惹风吹,临堤软胜丝。态浓谁为识,力弱自难持。
学舞枝翻袖,呈妆叶展眉。如何一攀折,怀友又题诗。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轻轻摇曳的它惹人注目,临近岸边时的柔软胜过丝绸。体态丰腴却无人能懂,力量微弱难以自持。
学习舞蹈时舞动衣袖,展现妆容时在绿叶舒展眉头。怎么能这样一攀折,怀念朋友的同时又要赋诗抒情。
去完善
释义
《柳》是唐代诗人方干的咏柳之作,描绘了柳树枝条的美丽姿态。以下为该诗的词句注释:
1. 摇曳:形容随风轻轻摆动的样子。
2. 临堤:临近河岸或堤坝的地方。
3. 软胜丝:指柳条的质地柔软胜过丝绸。
4. 态浓:指柳树枝条丰满的形态。
5. 力弱:指柳树枝条柔弱的特点。
6. 学舞:比喻柳树枝条随风飘动的样子像跳舞一样。
7. 呈妆:展示出美丽的妆容,这里指的是柳叶的形状像美女的眉毛。
8. 如何:如何能,表示一种设想。
9. 一攀折:一次折取柳枝。
10. 怀友:怀念朋友。
11. 题诗:在物体上写诗留念。
去完善
赏析
《柳》这首诗描绘了柳树的美丽与柔弱。首联以“摇曳惹风吹”形象地表现了柳树的随风起舞的动态之美,同时也暗含了柳树在风中飘摇无依的无奈;而“临堤软胜丝”则进一步展示了柳树的柔弱体态。颔联通过对比“态浓”与“力弱”突出了柳树虽美却难以自持的特点。颈联通过描述柳树枝和叶的动作,巧妙地将柳树的柔美与生命的活力结合在一起。尾联以“攀折”和“题诗”两个动作表达了诗人对柳树的喜爱以及怀友之情。整首诗通过对柳树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柳》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方干创作的一首咏物诗,创作于唐朝中晚期。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方干是一位颇有才名的士人,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这使得他在面对现实社会的困境时,更加关注自然景物以及人生的哲理思考。他的诗歌创作题材广泛,既有描绘自然景物的佳作,也有抒写个人情志的佳篇。在方干的笔下,柳树成为了他表达人生感慨的象征之物。
唐朝中晚期,社会政治日趋腐败,科举制度的不公现象日益严重。许多有才华的知识分子由于种种原因无法通过科举进入仕途,这使他们深感怀才不遇的痛苦。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方干通过对柳树的描绘,表达了对这一现状的不满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