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雪意
冻云惨淡连吴野,舞雪缤纷鬬楚宫。
郡守华堂方置酒,山翁鹤驭忽乘风。
未看夜月光辉助,已喜寒梅信息通。
欲把新诗解嗟叹,强随高韵愧无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寒冷的云层在吴地的原野上连绵不断,雪花飘舞如同楚国宫殿前的战斗。太守在豪华的大厅里设宴饮酒,而山野中的隐士却突然乘风而去。还没看到夜晚月光的照耀,就已经欣赏到梅花传来的喜悦消息。想要通过写新诗来排解感叹之情,但无奈自己的才情有限,只能勉强跟随高人的雅韵。
去完善
释义
《和雪意》是宋代诗人韦骧创作的一首描绘雪景的诗。下面是该诗的词句注释:
1. 冻云:浓重的云朵,这里用来形容冬天的云彩。
2. 惨淡:黯淡无光的样子。
3. 连吴野:连接着吴地的原野。吴地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地理区域,大致包括今天的江苏省和上海市。
4. 舞雪:飘舞的雪花。
5. 缤纷:形容雪花纷飞的样子。
6. 斗楚宫:与楚地的宫殿争艳。楚地主要位于今天的湖南、湖北一带。
7. 郡守:地方行政长官。
8. 华堂:富丽堂皇的厅堂。
9. 方:正要。
10. 置酒:摆设酒席。
11. 山翁:隐居于山林的老人。
12. 鹤驭:乘鹤飞行,比喻超凡脱俗的生活。
13. 忽:突然。
14. 乘风:驾着风前行。
15. 夜月光辉:夜晚明亮的月光。
16. 助:增加。
17. 寒梅:寒冷的梅花。
18. 信息通:传递出春天的信息。
19. 欲:想要。
20. 新诗:指诗人自己创作的诗歌。
21. 解嗟叹:解除感叹之情。
22. 强:勉强。
23. 高韵:高雅的诗韵。
24. 愧无功:为自己的才学不足感到羞愧。
去完善
赏析
韦骧的这首《和雪意》描绘了冰雪覆盖大地的美丽景象,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在寒冷中的孤独感。首联“冻云惨淡连吴野,舞雪缤纷鬪楚宫”中,诗人以吴野和楚宫两个地理名词比喻祖国大地,将冰雪的覆盖比作战斗,使读者感受到寒冬的威严。
颔联“郡守华堂方置酒,山翁鹤驭忽乘风”则表达了诗人与权贵之间的隔阂。虽然郡守在华丽的厅堂里欢宴,而诗人却像传说中的山翁那样,乘鹤远离世俗纷扰,诗人以此表达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颈联“未看夜月光辉助,已喜寒梅信息通”描述了诗人在寒风凛冽的夜晚,并未看到月亮的光辉,但却为寒冬里的梅花绽放而感到欣喜。这里诗人以梅花象征坚韧和不屈的精神,也是对自己内心的激励。
尾联“欲把新诗解嗟叹,强随高韵愧无功”则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执着和对才华不足的愧疚之情。他希望通过写诗来抒发自己的感慨,但又觉得自己无法达到更高的艺术境界。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优美的诗句展现了诗人的才情和高洁品质,同时也流露出在严冬中的孤独与无奈。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韦骧的《和雪意》是北宋时期的一首描绘雪景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1040年至1105年之间,正值北宋中期,此时北宋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繁荣,文人墨客聚集,诗歌创作活跃。
诗人韦骧本人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他一生涉猎广泛,有深厚的文学素养。在这段时间里,他在官场沉浮多年,历任州县官职,对民间生活有所了解。这首诗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通过描绘雪景表达出诗人的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赞美。
在这首诗中,韦骧通过对雪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自然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可以看出诗人对人生的豁达态度,即使生活中遇到困难,也要保持乐观的心态。这种人生哲学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反映了北宋士大夫阶层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