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家
吾家何处住,一嶂独成围。
莫遣通樵斧,应嫌减翠微。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家住在何方,一座山峰独自环绕。
别让砍柴的人通过,应该会减少那片美丽的绿色。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吾家:古代诗词中常用以指自己的家园或家庭。
2. 嶂:山脉重叠的景象。
3. 独成围:独立形成一圈屏障。
4. 通樵斧:砍柴的斧头。
5. 嫌:不喜欢,不满。
6. 减翠微:减少翠绿的山景。
去完善
赏析
《吾家》这首诗,以简洁的文字和形象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理想中的家园风貌。首句“吾家何处住,一嶂独成围”提出问题:我的家在何方?答案则是“一嶂独成围”,一座山嶂环绕着的家就是我的归处。这一意象既传达了家园的具体环境,也寓意着一种与世无争、遗世独立的生活理想。诗人想要传达的是,无论世界如何变化,在内心中总有那么一方天地是属于自己的,这是心灵的避风港,是人生道路的指引灯。
接着的“莫遣通樵斧,应嫌减翠微”两句,则是进一步强调这种理想状态的可贵和需要守护。“莫遣通樵斧”意味着不要让人破坏了这个美好环境的宁静,这也暗示着诗人对外界纷扰的拒绝。而“应嫌减翠微”则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期望——维持这个美好的环境,让它永不褪色,也就是保持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总体来说,这首《吾家》表现出诗人深沉的内心世界,以及对美好家园生活的向往与执着。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所坚持的理想人生态度,那就是不受外界干扰,守住内心的那一份宁静和平淡,寻找属于自己的人生风景。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吾家》是南宋著名诗人姜特立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宋宁宗时期(1194-1224年)。此时,南宋朝廷政治腐败,战乱不断,民生疾苦。姜特立作为一位关心国家命运的士人,对这一时期的动荡局势深感忧虑。
姜特立本人在当时也历经坎坷。他曾因为直言敢谏而被贬官,后又因得罪权臣韩侂胄而遭流放。尽管如此,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仰和信念,关注民生疾苦,抒发忧国忧民之情。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人民的关爱。
在宋代,科举制度已经日趋完善,文人学士的地位得到提升。然而,随着社会矛盾的加剧,许多士人也逐渐意识到单靠科举功名并不能解决国家的根本问题。因此,他们开始关注现实,关注民生,关心国家命运。姜特立正是这类士人的代表之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