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妙智不俗轩

标题包含
题妙智不俗轩
亭亭修竹两三竿,鼓动天风掠鬓寒。 一点红尘飞不到,满窗冰雪自相看。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挺拔翠竹立两三, 风起撩发冷不禁。 一片繁华难触及, 窗外冰花映我颜。
去完善
释义
1. 亭亭:直立的样子。 2. 修竹:高大的竹子。 3. 鼓动:掀起。 4. 天风:高空的风。 5. 掠:擦过。 6. 鬓:耳朵旁边的头发。 7. 红尘:尘埃,指世俗的纷扰。 8. 飞不到:无法飘入。 9. 冰雪:象征纯洁无暇。 10. 自相看:独自欣赏。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不俗轩”为题,诗人易士达借助于亭子周围的修竹、天风、红尘和冰雪等自然景观,运用拟人化手法,展现了一幅超尘脱俗的画面。诗人描绘了修竹屹立挺拔、不畏严寒的情景,形象地表明了主人高洁的品质。在诗中,诗人以自然界的风、雪为背景,生动地展现了自己置身其中的感受,并巧妙地传达了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妙智不俗轩》是南宋诗人易士达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250年左右的南宋时期,其时易士达在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生活并从事文学创作。 南宋时期,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相对繁荣,尤其在江南地区,形成了较为浓郁的文人墨客氛围。与此同时,当时社会存在着贫富不均、阶层分化等现象。诗人在关注社会现象的过程中,思考人生价值和理想追求。 诗人易士达,其人生际遇跌宕,他曾在朝廷担任职务,后因不满现实而选择辞官归隐。这使他有机会接触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对民生疾苦有着深刻的理解。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心境下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不俗”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