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弟普显请赞
形如枯木倚岩隈,不拟天庭降蛰雷。
忽遇东君行正令,昙华独显一枝开。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如同干枯的树木靠在岩石的凹陷处,不想天上的雷霆降临。忽然遇到春天的阳光普照大地,昙花独自开放在枝头。
去完善
释义
1. 徒弟普显:徒弟是指佛教中的比丘弟子,普显是这位弟子的名字。
2. 释慧开:一位唐代僧人,号五祖山僧,其以诗书画三绝而著名。
3. 形如枯木倚岩隈:形容自己独居深山之中,生命犹如枯萎的树木,靠着岩石边生活。
4. 不拟天庭降蛰雷:表示自己并没有期待在生命中出现重大的转机或突破。
5. 忽遇东君行正令:比喻突然遇见了好的机遇。东君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太阳神。
6. 昙华独显一枝开:指自己的修行成果得以展现出来,像昙花一样,虽然短暂却很美丽。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形象的比喻描绘了师傅的高尚品质与执着追求,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其内心世界的理解和敬仰。首句“形如枯木倚岩隈”中的“枯木”象征着师傅清苦的生活和坚定的信仰,而“倚岩隈”则暗示其坚韧不拔的精神。第二句“不拟天庭降蛰雷”暗含师傅未曾动摇过自己的信念,即使面临困境和挑战也从不放弃。第三句“忽遇东君行正令”中的“东君”可以理解为春天的象征,象征着美好的时光,这里的意思是说当春天来临的时候,师傅的品质就如同那盛开的昙花一般,绽放出光彩。最后一句“昙华独显一枝开”意味着师傅尽管处境艰难,却仍然能够焕发光彩,他的品质和才华是独一无二的,无人能及。整首诗读起来犹如一幅画面,生动地刻画了师傅的形象,给人以深刻的感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徒弟普显请赞》是宋代诗僧释慧开所创作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1127-1279年)。在这个时期,中国佛教文化进入了一个繁荣发展的阶段,许多高僧大德以诗歌的形式传播佛法教义。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释慧开正处于其人生的关键时期。他早年出家为僧,潜心钻研佛家经典,后来在佛学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成为一代诗僧。在这个过程中,他遇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徒弟普显,两人共同探讨佛法,相互激励。于是,为了表达对徒弟普显的赞美和期望,释慧开写下了这首《徒弟普显请赞》。
在同一时期,南宋王朝内部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不安,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许多文人墨客和出家人开始关注民生疾苦,寻求精神寄托。释慧开也不例外,他在诗歌中表达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以及对徒弟普显能够继承和发扬佛法的期许。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