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落魄·江天云薄
江天云薄,江头雪似杨花落。寒灯不管人离索。照得人来,真个睡不著。
归期已负梅花约,又还春动空飘泊。晓寒谁看伊梳掠。雪满西楼,人阑干角。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江水如天际的薄云,江头的雪花如同杨柳絮飘落。灯光映照着离别的人们,让人无法入睡。已经错过了与梅花的约定,春天来临却依然漂泊不定。清晨的寒意中,谁会来看望她呢?西楼的积雪漫漫,她独自倚靠在栏杆的角落里。

去完善
释义
1. 江天:江河与天空相接的辽阔景象。
2. 云薄:云雾稀薄。
3. 江头:江边。
4. 杨花:柳絮。
5. 离索:离群索居,孤独无依。
6. 真个:确实。
7. 归期已负:约定的归来日期已经错过。
8. 梅花约:赏梅之约。
9. 春动:春天到来。
10. 空飘泊:白白地漂泊不定。
11. 晓寒:清晨的寒冷。
12. 伊:她。
13. 梳掠:梳理。
14. 西楼:古代楼房建筑在西边的一种称谓。
15. 人阑干角:倚靠在栏杆的角落。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冬日寒冷的环境下,思妇盼望归人的心情。以“江天云薄”起句,描述了一幅萧条的冬日景象。接下来一句“江头雪似杨花落”,形容雪花像柳絮一样随风飘落,更加深了冬日的气氛。同时,这种意境也暗示出思妇的心情如这冬日般孤寂。下阕首句“归期已负梅花约”,表现出思妇对归人的期待已经落空,心中的失望和遗憾不言而喻。紧接着的“又还春动空飘泊”,描述春天已经来临,但思妇仍在孤独中度过,表达了作者对思妇命运的同情。最后两句“晓寒谁看伊梳掠。雪满西楼,人阑干角”,写思妇在寒冷的清晨,独自在楼阁边眺望远方的情景。通过这幅画面,读者可以感受到思妇无尽的思念和无奈的等待。整首词以景传情,情景交融,充分展现了思妇的哀怨之情和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醉落魄·江天云薄》为南宋文学家、词人周紫芝所作。该词创作于1170年代左右,此时周紫芝正值壮盛之年,他因曾任枢密院编修而闻名文坛,是一位负有才名的文人墨客。然而,随着南宋政治局势的日益紧张,他的境遇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在1170年代这个时期,南宋正处于金朝的威胁之下。边境冲突不断,统治阶层内部矛盾重重,政治斗争激烈,加之自然灾害频发,民生疾苦。这种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对周紫芝的心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间接促使他将内心的忧虑和感慨诉诸笔墨。
结合这一时代背景,这首《醉落魄·江天云薄》流露出深深的无奈和哀愁。“江天云薄”的画面展示出浓重的愁绪,借以传达词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担忧;同时,通过描述自己的豪情壮志与无法实现理想之间的对比,表现出作者内心的无奈和对现实的深深忧虑。这首词在展现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将读者带入那个充满忧患意识的南宋社会。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