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溪
闻说南溪好,肩车带雨来。
涧泉鸣细石,松木衣苍苔。
云笑人情薄,山随客语回。
黄花幽意足,知复为谁开。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听说南溪美景佳,撑伞踏雨即前往。
山间涧泉响叮咚,石头上都长满了青苔。
松树披着绿苔衣,仿佛云在嬉笑人情的淡薄。
群山随我话音转,好像在回应我的感慨。
黄色的花朵开得正好,充满了诗意,可惜这美是为了谁而绽放的呢?
去完善
释义
1. 南溪:地名,位于中国南方某地,可能指今湖南省的南溪县。
2. 肩车:肩舆,即轿子。
3. 带雨:带着雨水。
4. 涧泉:山涧间的泉水。
5. 细石:小石头。
6. 松木:松树。
7. 衣:附着在……上。
8. 苍苔:青苔。
9. 云笑:以云喻人,表示对人世的超脱态度。
10. 人情薄:这里指人的感情淡薄。
11. 山随客语回:意为山中回荡着游客的话语声。
12. 黄花:黄色的花朵,这里可能是指菊花。
13. 幽意足:意境幽深。
14. 知复为谁开:这句诗的意思是,这些黄花盛开的美景究竟是为了谁而展现出来的呢?表达了对自然美景欣赏者的期待。
去完善
赏析
《南溪》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诗人在雨中驾车前往南溪,欣赏沿途的美景,如涧泉、松木和苍苔等。这些自然景观令人陶醉,也让人感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然而,诗人又通过对“云”和“山”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人情的无奈和对生活变迁的感叹。最后,诗人以“黄花”作为象征,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生活和人情的思考,展现出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南溪》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高鹏飞的笔下,创作于公元805年至820年之间。此时的高鹏飞正经历了人生的起伏,他早年因为才学出众而受到皇帝的赏识,然而晚年却因种种原因被贬至偏远地区,远离了政治中心。这种人生际遇使得他的诗歌充满了深沉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无奈。
在《南溪》创作时期,唐王朝正处于所谓的“安史之乱”后,社会动荡不安,政权更迭频繁。一方面,皇权逐渐衰弱,宦官、权臣等势力开始崛起;另一方面,百姓生活困苦,流离失所,民生问题严重。这些时代背景都深刻地影响了高鹏飞的思想和创作,使得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