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诸葛绣香园

标题包含
题诸葛绣香园
碧桃枝上东风转,一点阳和开柳眼。 何人收拾罗浮春,藏在此园天不管。 每岁东君召勾芒,玉壶淡淡晴烟暖。 佳人有恨嫌花迟,王孙不来空草偃。 南阳公子笔下诗,先遣一番风雨趱。 底事鶑啼似骂春,山川失色花神赧。 浅碧牡丹呈一枝,嫩红芍药开数本。 小池水脉涨春波,古洞烧痕铺翠巘。 寒泉漱玉夺琴声,旧竹移阴侵酒盏。 如人画出香锦图,任与白云自舒卷。 海棠落地春闭门,杜鹃声断蜂蝶懒。 秧针刺水盈南亩,老桑脱树蚕方茧。 其他苑囿皆春归,酒酹花魂不可挽。 此园春色无增损,主人不肯扃池馆。 荷花吐出十丈红,芹秀泥融燕空卵。 茉莉避席方夏阑,芙蓉弹冠已秋晚。 面兰琢句诗清新,宾菊开樽意萧散。 丹桂风中金屑飞,早梅雪里璚香远。 晓来泣烟枝上猿,夜静吠月花间犬。 壶中景富人荣华,身外天寒苦日短。 醉后焚香厌浊醪,诗成入口胜金脔。 水晶帘卷翡翠屏,何必蓬莱和阆苑。 诸郎青衿辈侃侃,一觞一咏心燕衎。 红袖佯醉倚莆萄,白丁不敢蹑苔藓。 诗翁一字轻华衮,南来见此亦希罕。 主人青眸终日阮,会将此诗刊翠琬。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白玉蟾(1293年-1368年),原名朱重八,后改名为朱元璋,字国瑞,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他是明朝的开国皇帝,在位三十一年(1368年-1399年),年号洪武。 朱元璋出身贫寒,曾做过和尚和乞...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春风吹拂碧桃枝,阳光普照柳树枝。 谁收藏了罗浮春,隐藏在园内无人知。 每年春天君王召见,天气晴朗阳光温暖。 美人怨恨花开晚,公子未至花儿垂。 南阳才子妙笔生花,先描绘一番风雨景象。 为何黄莺鸣叫如同抱怨春天,使得山河失色花儿羞愧。 浅浅的碧牡丹展露一角,娇嫩的芍药绽开几株。 池塘春水上涨,古洞烧痕遍布绿山。 清泉漱玉声音悠扬,旧竹移阴遮住了酒杯。 仿佛一幅美丽的画卷,任凭白云自由舒展。 海棠花落春意阑珊,杜鹃鸣断蜜蜂蝴蝶渐趋懒怠。 秧针刺破水面充盈南亩,老桑脱树新茧初成。 别处的春天都已归去,唯有此处的花魂仍存。 园中春色毫无增减,主人不闭池馆之门。 荷花绽放十丈的红艳,芹菜翠绿燕子筑巢。 茉莉花夏日盛开,芙蓉花秋天独立枝头。 兰花诗句清新自然,菊花开樽雅致非凡。 丹桂风中金黄闪耀,早梅雪中琼香悠远。 清晨烟雾中的树枝上的猿猴哭泣,夜晚寂静时花间的犬儿吠月。 画中世界繁华富饶,现实却寒冷短暂。 醉酒后焚香的享受胜于浊酒,诗篇诞生口感胜过佳肴。 水晶帘卷起翡翠屏,不必羡慕蓬莱和阆苑。 青衫少年们神采飞扬,举杯畅饮心境愉悦。 红袖佳人假装喝醉靠在葡萄架上,普通人不敢靠近。 诗人一字一句都值得珍惜,南来见到这样的景象也少见。 主人目光炯炯时刻关注,将会把这首诗刻在翠琬之上。
去完善
释义
1. 碧桃:一种桃树,其花为粉红色或白色。 2. 东风:春风。 3. 罗浮春:指罗浮山的美景。 4. 东君:春神,这里指代春天。 5. 勾芒: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春神。 6. 晴烟:晴天的烟雾,形容春天的景象。 7. 王孙:贵族公子。 8. 草偃:草木倒下,比喻屈服或退让。 9. 南阳公子:此处指诸葛亮,因其曾任南阳郡丞。 10. 底事:何事,为什么。 11. 鸎啼:鸟鸣。 12. 赧:羞愧脸红。 13. 浅碧牡丹:指颜色较淡的牡丹花。 14. 嫩红芍药:指颜色鲜艳的芍药花。 15. 小池水脉:小池塘的水流。 16. 古洞烧痕:古洞中被火烧的痕迹。 17. 寒泉漱玉:寒冷的泉水击打石头发出的声音。 18. 酒盏:饮酒的杯子。 19. 如人画出:如同人工画出的景色。 20. 海棠:一种春季开花的植物。 21. 杜鹃:一种春季开花的鸟类。 22. 蜂蝶懒:形容花朵凋谢后蜂蝶不再忙碌。 23. 秧针:禾苗的嫩芽。 24. 老桑脱树:指老桑树的果实成熟后脱离树干。 25. 蚕方茧:指蚕正在结茧。 26. 苑囿:皇家园林。 27. 酒酹花魂:用酒祭奠花的灵魂。 28. 扃池馆:关闭水池边的房屋。 29. 泥融:泥土变得湿润。 30. 燕空卵:燕子筑巢产卵。 31. 芹秀:芹菜生长茂盛。 32. 面兰琢句:面对兰花构思诗句。 33. 宾菊:秋天盛开的菊花。 34. 金屑飞:形容桂花飘落的样子。 35. 璚香远:形容梅花香气飘散。 36. 晓来泣烟:清晨烟雾笼罩。 37. 夜静吠月:夜晚月亮升起时狗吠。 38. 人荣华:人的荣华富贵。 39. 诗成入口:诗句创作完成。 40. 水晶帘卷:形容窗帘拉开露出室内景象。 41. 翡翠屏:翡翠屏风。 42. 蓬箂:传说中的仙境。 43. 青衿:古代学子穿的一种衣服。 44. 侃侃:形容言辞正直。 45. 一觞一咏:一边喝酒一边作诗。 46. 心燕衎:心情愉悦。 47. 红袖:美女。 48. 青眸终日阮:形容主人整天都在欣赏美景。 49. 翠琬:绿色的玉板。
去完善
赏析
《题诸葛绣香园》是白玉蟾所著的赞美风景园林之作,以丰富的意象描绘了一幅五彩斑斓、生机勃勃的画卷。整首诗体现了诗人清丽脱俗的语言风格和高雅的审美趣味。 诗的首联借用“东风”与“阳和”描绘出春天的气息,而盛开的桃花、柳树又寓意着生命力的旺盛。接下来诗人的笔触转向了对花的描绘:桃花灼灼,犹如佳人的娇艳;芍药含苞待放,象征着青春勃发的生机。同时,诗中的“罗浮春”比喻生机盎然的春天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园林美景的喜爱之情。 接下来诗人的视角从春天的景致转到人物的描绘:东君召唤春天,勾芒之神守护大地;南阳公子的诗篇描绘出春天的景色;而诗中的“莺啼似骂春”则暗示了人物之间的爱恨情仇。这种情感的变化反映出作者对人生百态的独特思考。 在描绘了春天的绚烂色彩之后,诗人通过“寒泉漱玉”、“古洞烧痕”等自然景物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接下来的描绘中,蝴蝶蜜蜂翩翩起舞,燕子穿梭在绿意盎然的树丛中,勾勒出一幅春意盎然的画面。此外,作者还借用了“秧针刺水”、“老桑脱树”等农事描绘,表现了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到来。 诗的结尾部分以“荷花吐出十丈红”、“茉莉避席方夏阑”、“丹桂风中金屑飞”以及“早梅雪里琼香远”等描绘了四季交替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最后,作者通过“诗成入口胜金脔”表达了诗歌创作的快乐,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园林景色的生动描绘,展现了作者高雅的艺术品味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诗人在领略自然之美的同时,也揭示了人生的哲理,使作品具有深厚的人文内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诸葛绣香园》是南宋著名诗人、道士白玉蟾创作的一首咏史诗。这首诗创作于宋宁宗嘉定年间(1208-1224年),时值南宋晚期,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白玉蟾在此时期积极参与抗金斗争,并因此受到迫害。 白玉蟾原名葛长庚,字白叟,号海琼子,又号海南翁,祖籍福建闽清,生于琼州(今海南)。他自幼聪慧过人,喜好文学和道学,后成为著名道士陈淳的学生。白玉蟾在南宋朝廷任职期间,因反对金兵南侵而遭到排挤,被迫离职,流寓江南一带。在这段时期,他游历各地,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讨文学、道学和人生哲理。 南宋嘉定年间,政治腐败,民不聊生,金兵屡屡南下侵扰。白玉蟾对此深感忧虑,他积极主张抗金,并在自己的诗作中表达出对国家和民族的关切之情。在这首诗中,白玉蟾通过对诸葛亮忠贞报国、鞠躬尽瘁的精神的赞美,表达了对抗金事业的热忱和对国家民族的忠诚。 此外,白玉蟾还是一位道教大师,他在道教教义、炼丹术等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他的许多作品都反映了道教的哲学思想和生活态度,如《道家养生歌》、《道德经注》等。这首《题诸葛绣香园》虽然是以历史人物为主题,但也体现了白玉蟾作为道士的哲理思考和人文关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