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十八日同少虞才夫子友子西泛舟

标题包含
十八日同少虞才夫子友子西泛舟
清江不知日夜长,前日平流吹作浪。 得得来寻白鸟盟,仍唤津人操两桨。 残红渐稀绿渐多,苦留不住如春何。 细看恰有三十日,我醉起舞君当歌。 紫微玉堂九天上,人非仙骨何由往。 舟中俱是斩蛟人,洗眼待观龙虎榜。 夜归错落北斗横,转枕喔喔埘鸡鸣。 一春常嗟睡不足,幸无官事莫相惊。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流谦(1072年-1128年),字无变,号澹轩居士,北宋末南宋初文学家。他出生于四川眉州(今四川眉山市),是北宋著名文人苏轼的同乡。 李流谦年轻时曾游学四方,与当时的文人墨客交往甚密。后来,他在科...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清江不知日夜漫长, 原先平静的水面却吹起波浪。 寻找到白鸟的踪迹, 仍需借助摆渡人的双桨。 花朵凋落绿叶生长繁茂, 难以留住春天无可奈何。 计算一下已有三十天, 我们喝酒跳舞共同欢歌。 天上的皇宫紫微玉堂, 若非仙人怎会到达那里? 船上都是勇敢的人, 擦亮眼睛期待观看龙虎榜。 夜晚归来北斗星横卧天际, 转过枕头聆听鸡鸣报晓。 整个春天都在抱怨睡眠不足, 庆幸没有公务烦扰彼此。
去完善
释义
《十八日同少虞才夫子友子西泛舟》注释: 1. 清江:清澈的江河,这里指作者所在地区的一条河流。 2. 白鸟盟:此处可能比喻作者与友人相聚的美好时光。白鸟,白色的鸟,通常象征美好的事物或景象。 3. 津人:在渡口工作的人,如摆渡者。 4. 两桨:指的是摆渡船只需要的两个船桨。 5. 紫微玉堂:天文学术语,紫微星垣和玉堂星垣,这里用来形容朝廷和皇宫。 6. 人非仙骨:普通人无法像仙人一样进入天上的皇宫。 7. 斩蛟人:此处喻指勇士或能人志士。斩蛟,中国古代神话传说,讲述少年冯夷勇斗恶龙的事迹。 8. 龙虎榜:科举考试中的榜单,“龙虎”是对榜上有名者的尊称。 9. 北斗:即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一部分,古代用来导航和观测时间。 10. 喔喔:鸡鸣的声音。 11. 埘鸡:家禽家畜,这里主要指鸡。 12. 一春:整季春天,即整个春季。
去完善
赏析
赏析:本诗题为《十八日同少虞才夫子友子西泛舟》,描述的是作者与友人同游时的所见所感。首先描绘了江水的变化,通过“清江不知日夜长,前日平流吹作浪”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变迁。接着,诗人以“得得来寻白鸟盟,仍唤津人操两桨”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与友人共度的愉悦。然后,以“残红渐稀绿渐多,苦留不住如春何”展现了春去夏来的自然规律,流露出时光匆匆的无奈。接下来的诗句“细看恰有三十日,我醉起舞君当歌”则是对美好时光的珍视,以及面对即将到来的离别之际的乐观态度。此外,还巧妙地运用比喻手法,把友人比作天上的星辰,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和敬仰之情。最后,以“一春常嗟睡不足,幸无官事莫相惊”表达了诗人闲适的生活态度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才华和深厚的人文素养。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李流谦在1241年创作的。这一年,金国侵略者步步紧逼,宋金局势紧张。作者处于家国之难,痛心疾首,他以诗歌寄情言志,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 在这特殊时期,李流谦作为一名学者,他在少年时期就聪颖过人,后因才华横溢被举荐为朝廷官员。然而时局动荡,他虽有远大抱负却无法实现。这段人生际遇使他对现实充满失望和感慨。 1241年的南宋社会,正处于内外交困的时期。北方金国的侵略令国家风雨飘摇,民间疾苦也不断加剧。这使得李流谦深感焦虑,因此在他的诗作中,往往流露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 基于以上背景,李流谦写下《十八日同少虞才夫子友子西泛舟》一诗。描述了他与友人泛舟江上的情景,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许。这也反映出诗人对故土的热爱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