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标题包含
披箨游龙破地皮,浪将头角长孙枝。 浑疑铁骑旌戈晓,如趁玉班宫殿时。 羊酪莼羮真谩语,河鲀荻笋彊相宜。 无人会得丛林趣,尽属此君惟我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新发的竹笋像龙一样破土而出,蓬勃地生长着,恍若战士在晨光中扬起马鞭。如此美景,仿佛是一群骑士在清晨的宫廷中举行仪式,又像是一队贵族正在赴宴。竹笋的味道美妙无比,既有河豚的美味,又有荻笋的清香,真是相得益彰。这丛林中的趣味和美丽,除了你我之外,别人很难理解其中深意。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披箨:指竹笋脱去壳状外皮。 2. 游龙:形容竹笋破土而出,像龙在游动。 3. 地皮:地面。 4. 浪将:随意生长。 5. 头角:竹尖。 6. 孙枝:新生枝条。 7. 浑疑:疑似。 8. 铁骑:精锐骑兵,这里比喻竹笋笔直挺立的外形。 9. 旌戈:古代军队中的旗帜和长矛,这里形容竹笋挺拔的姿态。 10. 玉班:指朝中显贵。 11. 宫殿时:指宫廷里的生活场景。 12. 羊酪:一种奶酪。 13. 莼羮:用莼菜做的汤。 14. 谩语:胡说八道,这里指夸大其词的说法。 15. 河鲀:一种鱼类,肉质鲜美,但有毒性。 16. 荻笋:一种竹笋。 17. 强:勉强。 18. 相宜:合适,适宜。 19. 会得:理解,懂得。 20. 丛林趣:竹林的趣味。 21. 此君:指竹子。
去完善
赏析
《笋》这首诗通过对竹笋生长的描绘,展示了一种生机勃发的景象。首联“披箨游龙破地皮,浪将头角长孙枝”形象地描述了竹笋破土而出、茁壮成长的过程,如同一条游龙在天地间翻腾,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昂扬的斗志。颔联“浑疑铁骑旌戈晓,如趁玉班宫殿时”则用比喻的手法,将竹笋的生长比喻为清晨出征的军队,象征着竹笋破土而出时的那种雄壮之气。颈联“羊酪莼羹真谩语,河鲀荻笋彊相宜”暗示了竹笋作为美食的价值,也表达了诗人对竹笋的喜爱之情。尾联“无人会得丛林趣,尽属此君惟我知”则表现了诗人在众人皆不知竹笋美好之处的时候,独享其中的乐趣和感悟。整首诗借竹笋的形象展示了生命的力量,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笋》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著名文人张扩所作。此时的中国正处于宋金对峙的历史阶段。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导致北宋灭亡,赵构于南方建立了南宋政权。由于地理位置相对偏南,物产丰富,使得江南地区文化得以繁荣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诗风、文风和画派。 在政治格局动荡不安的背景下,张扩以博学多才,笃志好学而为人所称颂。他具备高尚的士人品质,热爱民间生活,善于发现普通事物中的美好。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写下了《笋》一诗。诗句描绘了春笋顽强生长的景象,寓意着坚韧不拔的生命力,也隐含着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深期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