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偈颂一百六十九首 其一六九

标题包含
偈颂一百六十九首 其一六九
头顶天,脚踏地。 开口吃饭,鼻孔出气。 死尽活,活尽死。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未梦见衲僧巴鼻。 达磨迢迢西来,葱岭迢迢归去。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智朋,法号宗泐,字季潭,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僧人。他出生于浙江台州黄岩县(今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俗姓陈,名嗣宗。 释智朋在幼年时便出家为僧,后来拜见径山寺的虚堂智愚禅师为师,学习禅宗佛法。他在佛...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头顶天:指人站立时的姿态,头部顶着天,寓意着人的尊严与价值。 2. 脚踏地:指人的立足之地,意味着脚踏实地,稳固可靠。 3. 开口吃饭:指人的日常行为之一,表示人的生活需要物质的保障。 4. 鼻孔出气:指人活着就会有呼吸,寓意生命存在的迹象。 5. 死尽活:指人在死亡中寻找生命的意义。 6. 活尽死:指在生灵中寻找死亡的本质。 7.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形容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境界,但仍然不满足,努力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8. 未梦见衲僧巴鼻:比喻尚未领悟到高深的禅意。 9. 达磨:禅宗初祖,将佛教传入中国。 10. 迢迢:形容路程遥远。 11. 西来:达摩自印度来到中国。 12. 葱岭:位于帕米尔高原东部,是古丝绸之路的一部分,这里用来象征东西方的交流。 13. 归去:达摩最后回到印度。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偈颂一百六十九首·其一六九》是宋代僧人释智朋所作的一首五言诗。全诗以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了禅宗哲学的深刻内涵,体现了禅者追求的精神境界。 首先,诗人通过“头顶天,脚踏地”这一形象描绘,寓意禅宗修行者应保持顶天立地的气概,坚强不屈,无所畏惧。接下来的“开口吃饭,鼻孔出气”则揭示了生命的本质,指出生活中的简单琐事也蕴含着深远的哲理。这种观念与禅宗主张的日常生活中悟道相契合。 然后,诗人使用“死尽活,活尽死”的表述,寓意生与死的循环交替,强调生命无常的观念,启示人们要把握当下,珍惜生活。接着,“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未梦见衲僧巴鼻”则以喻示的方式,鼓励修学者在修行道路上不要满足于现状,要不断进取,探索更高层次的觉悟。 最后,诗中的“达磨迢迢西来,葱岭迢迢归去”,借达摩祖师从印度到中国的典故,强调禅宗思想的传播和发展,同时传达了禅宗修行的道路漫长而艰辛,但终能抵达彼岸的坚定信念。 整首诗既富有哲理,又充满诗意,充分展示了禅宗思想的独特魅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偈颂一百六十九首 其一六九》是南宋时期的诗僧释智朋所作的一首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即南宋晚期。 在这个时期,释智朋的生活和创作深受佛教禅宗的影响。他通过对佛学的深入研究和实践,感悟到人生的无常和苦难,从而形成了独特的禅意诗歌风格。他的诗歌既有对禅宗哲理的深刻领悟,又有对现实世界的关注和思考。 在南宋晚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争频繁,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种时代背景使释智朋的诗歌具有很强的现实关怀和人文精神。他的诗歌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还通过禅意哲学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慰藉。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