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书
午庭吏散日侵阶,坐向春阳亦乐哉。
看蝶得香穿竹去,等莺求友过花来。
三年客梦随天远,万里家书对酒开。
虽有是非荣辱债,其如方寸只如灰。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午休时分,同事们散去,阳光渐渐洒满台阶,静静地坐在阳光下也让人感到惬意。欣赏蝴蝶寻香穿过竹林而去,聆听黄莺呼唤朋友飞越花间。客居他乡已有三年,梦想似乎随着天空无限延伸;而来自远方的家书则带来万里的慰藉,在把酒临风时开启读阅。尽管生活中难免有是非荣辱,但内心的平静仍然如同尘埃落定,安然若素。
去完善
释义
1. 午庭:指南宋皇宫的庭院。
2. 日侵阶:太阳逐渐升高,照到台阶上。
3. 春阳:春天的阳光。
4. 乐哉:快乐啊。
5. 看蝶:观看蝴蝶。
6. 得香穿竹去:指蝴蝶闻到花香穿过竹林离去。
7. 等莺:等待黄莺鸟。
8. 求友过花来:寻找朋友从花朵旁边飞来。
9. 三年客梦:离家在外三年的梦。
10. 天远:离故乡遥远。
11. 万里家书:相隔万里的家信。
12. 对酒开:对着美酒拆开书信。
13. 是非荣辱债:指生活中的挫折与成就。
14. 其如:就像……那样。
15. 方寸:指心。
16. 如灰:心如死灰。
去完善
赏析
郑刚中的《偶书》描绘出春日闲暇时光的心境与氛围,全诗情感深沉而静谧。首联描绘了公务之余的悠闲生活,诗人借以表现自己对平静生活的向往与享受。接下来,他通过蝴蝶寻香穿过竹林、黄莺寻找朋友穿越花朵的画面,生动地传达出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
颔联流露出诗人身在远方、客居他乡的无奈,家书的到来给诗人带来心灵的慰藉。然而,尽管有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和对朋友的挂念之心,诗人依然保持坦然的心态,这与尾联的意境相呼应。
尾联则表现出诗人对世俗纷争的超脱态度,仿佛内心世界已被岁月沧桑打磨得宁静淡泊。在纷繁复杂的世事中,诗人力求摒弃浮躁,实现心灵的净化与升华。整体来看,《偶书》展现了郑刚中对自然、亲情、友情以及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偶书》是南宋诗人郑刚中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感慨和对生活的向往。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大约公元1180年左右。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郑刚中正处于官场浮沉的时期。他曾经担任过监察御史、尚书吏部员外郎等职务,后因直言敢谏而受到排挤,被贬为江州知府。在这段人生经历中,郑刚中对官场的虚伪和腐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民间百姓的苦难有了更多的同情。这些感受都体现在了他的诗歌中,如《偶书》中所写的“世事如云任卷舒,百年只在须臾”,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在南宋时期,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金国南侵,南宋政权偏安一隅,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个时代背景下,郑刚中作为一名文人,他以笔为刀,通过对现实的深刻观察和体验,创作出了许多具有社会批判性的诗歌作品,如《偶书》等。
去完善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