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感兴
黔乌缟兔鬬飞梭,春树流年忆踏歌。
扫白了无烧药法,守玄不及力田科。
人于淡处交情耐,梅到枯时生意多。
寂历风帘卷山雪,醉眠不问夜如何。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黑鸦白兔追逐飞行中的物体,春天里树木的时光回忆着曾经唱过的歌曲。
扫除苍白的生活毫无炼丹的方法,坚守自己的信念却无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人们在平淡的生活中培养了深厚的感情,梅花到了枯萎的时候反而焕发了新的生机。
寂静的风吹动着窗帘,卷起了山间的白雪,醉酒的人沉睡在夜晚而不关心外面的一切。
去完善
释义
1. 黔乌:指黑色的乌鸦,这里用以比喻时间过得飞快;
2. 缟兔:指白色的兔子,这里与“黔乌”相对,用以比喻光阴的流转;
3. 斗飞梭:形容时光迅速流逝,如同织布的梭子快速穿过;
4. 春树流年:春天的树木在时间的流逝中不断成长,象征着岁月的流转;
5. 忆踏歌:回忆过去欢乐的时光,如歌声般美妙;
6. 扫白:清扫白发,表示年老;
7. 烧药法:中医的一种治疗方法,这里代指养生之道;
8. 守玄:保持道家所说的虚无状态,即摒除杂念;
9. 力田科:努力耕种,这里是诗人自嘲自己没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就;
10. 人于淡处交情耐:在平淡的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友情更加深厚;
11. 梅到枯时生意多:梅花在枯萎的时候,生命的力量反而更加强大;
12. 寂历风帘卷山雪:在寂静的山间,风吹动着门帘,雪花飘落在山上;
13. 醉眠不问夜如何:喝醉后入睡,不管夜晚是否已经过去。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转的感慨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首联通过描绘“黔乌”和“缟兔”这两种动物的对比,反映出时光的飞速流逝;接着提到“春树流年”,意味着新的一年即将开始,让诗人回想起曾经的快乐时光。颔联中,诗人以烧药法和力田科作为比喻,揭示出世间万物都有其自然规律,不必过于强求。颈联则是对人际关系的思考,强调在平淡中培养起来的感情更加深厚,同时表达出梅花的生命力即使在枯败之时依然顽强。尾联中,诗人借助“山雪”、“风帘”等意象,营造出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心态,即醉眠于这个美好的夜晚,不再关心世事纷扰。整首诗节奏紧凑,意境悠远,体现出诗人的才情和哲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除夕感兴》是元代诗人艾性夫创作的一首抒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元朝初年,此时艾性夫正值中年,曾在朝为官,但因性格耿直,不善逢迎,最终遭贬谪,流寓江南。
在元初时期,元朝统治者对汉文化并不重视,导致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动荡不安。在这一时期,许多文人士大夫感叹世态炎凉,追求隐逸生活,艾性夫也是如此。他在除夕之夜,回想起自己曾经的豪情壮志和坎坷遭遇,心中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除夕感兴》。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