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月朔郊行问讯梅菊
夜半渐惊风作恶,朝来賸喜月为良。
知梅有意商量雪,问菊何谋准备霜。
和靖未吟先得趣,渊明欲断已无肠。
物情荣悴胡关我,独酌悠然寓醉乡。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半夜开始渐渐感觉寒风袭来,早晨起来看到美好的月色令人欣喜。梅花正与白雪商量如何共舞,菊花也在为即将到来的寒冷做准备。虽然和靖(周敦颐)没有咏叹梅菊之美,但已感受到其中的乐趣;陶渊明想要断绝世俗,但依旧难以割舍情感。万物之情的繁盛或枯萎与我无关,独自品味美酒沉醉于这个境界之中。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良月:农历八月,是赏月的最佳时节。
2. 朔:阴历每月的初一。
3. 郊行:在郊外行走。
4. 问讯:打听消息。
5. 梅:指梅花。
6. 菊:指菊花。
7. 风作恶:形容风很大。
8. 賸喜:剩下喜欢的事物或事情。
9. 和靖:北宋诗人林逋的号,以咏梅诗著名。
10. 渊明:陶渊明,东晋诗人,以田园诗著名。
11. 欲断已无肠:比喻心灰意冷。
12. 物情荣悴:指植物的荣枯变化。
13. 胡关我:为什么和我有关。
去完善
赏析
诗人以“良月朔郊行问讯梅菊”为题,描述了他在一个月圆之夜外出探访梅花和菊花时的所见所思。首联“夜半渐惊风作恶,朝来賸喜月为良”描绘了天气的变化,从半夜的狂风到清晨的明月,展现了大自然的无常。颔联“知梅有意商量雪,问菊何谋准备霜”则以拟人化的手法,表达了梅和菊各自面对寒冬的坚韧与智慧。颈联“和靖未吟先得趣,渊明欲断已无肠”则分别引用了北宋诗人林逋(号和靖)和晋代诗人陶渊明关于梅菊的诗句,进一步表现了梅菊的品质和精神。尾联“物情荣悴胡关我,独酌悠然寓醉乡”则在总结全诗的基础上,表达了诗人超脱物外、饮酒寻乐的情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良月朔郊行问讯梅菊》,是南宋诗人王迈所创作的七言律诗。创作时间为公元1240年前后,这个时期正是南宋时期,也是蒙古帝国逐步崛起并开始南侵的阶段。
王迈,字贯之,南宋文学家、政治家,其作品多以忧国忧民为主题,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家国情怀。他生活在南宋末年的乱世,经历了战乱和社会动荡,这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深沉的忧患意识。
在这一时期,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政治腐朽,社会矛盾尖锐。而北方的蒙古帝国不断壮大,逐渐开始对南宋发动进攻,使得南宋面临严重的外患压力。王迈在这首诗中,通过对梅菊的赞美,表达了对抗战中的勇士和忠诚之士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抒发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