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山亭柳

标题包含
山亭柳
家住西秦。 赌博艺随身。 花柳上、斗尖新。 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 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 数年来往咸京道,残杯冷炙谩消魂。 衷肠事、托何人。 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 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出生于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是抚州府临川人。 晏殊自幼聪明过人,5岁能诗,7岁能文,被誉为“神童”。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晏殊以“...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每当在宴会上演唱至动情处便会忍不住泪水涟涟,只好再次轻轻拉下丝帕遮住脸庞。
去完善
释义
知音:理解自己心意的人;《阳春》:古代名曲之一,代表高雅艺术。
去完善
赏析
整首词通过对主人公过往辉煌经历以及当前落寞心境之间的强烈对比,展现了其渴望被理解和认可却又孤独无助的状态。开篇描述了主人公年轻时凭借出色才能赢得众人赞赏的美好时光,“花柳上、斗尖新”、“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生动刻画出一个自信满满且充满活力的形象。然而随着时间推移,“数年来往咸京道,残杯冷炙谩消魂”,曾经风光无限的生活逐渐远去,只剩下满腹哀愁无人诉说。“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则直接点明主题——期盼遇见知己的愿望。最后两句“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更是将这种复杂情绪推向高潮,使得全词余韵悠长,令人回味无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晏殊仕途受挫、外放陕西的时期。彼时词人已过知天命之年,历经宦海沉浮,内心充满人生迟暮之感。词中借歌女自述身世的艺术手法,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感慨。这位歌女年轻时以才艺出众而名动西秦,但随着年华老去,渐遭冷落。这种境遇与词人此时的心境何其相似,故托此寄意,倾诉胸中块垒。通过今昔对比,将个人际遇与艺术生命巧妙融合,展现了深沉的人生况味。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