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放眼望去,壮丽的山河徒增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而风雨中的落花则更加深了春天逝去的哀伤。与其这样感怀,还不如珍惜当下,好好对待眼前相伴的人。

去完善
释义
一向:片刻;年光:指岁月、时间;销魂:形容极度悲伤或惆怅。

去完善
赏析
上片开篇点明主题,“一向年光有限身”直抒胸臆地表达了人生的有限性,紧接着通过“等闲离别易销魂”进一步强化这种忧郁情绪,并以劝慰式的口吻建议及时行乐——“酒筵歌席莫辞频”。下片转为景物描写,“满目山河空念远”将视野拉向辽阔天地间,同时寄托着无尽的乡思;“落花风雨更伤春”则细腻地捕捉到自然界的变化,映射出内心的敏感脆弱。最后一句“不如怜取眼前人”作为全词高潮及总结,从哲学高度提出应把握现在、珍视当下的生活态度。整首词语言简练优美,情感真挚动人,充分体现了晏殊词作特有的温婉含蓄之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晏殊的一首词。这首词的创作时间为公元993年左右,此时晏殊任翰林学士,负责起草皇帝诏书等重要文书。
在这首词中,晏殊感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此时的他正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活阶段,但同时也在为国家的政治事务和民生问题而担忧。这样的背景下,他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时间的珍惜更加深切。
与此同时,北宋初期的社会正处于从战乱走向和平的过渡阶段。朝廷对人才的选拔和使用非常注重,这使得许多文人有了施展才华的机会。晏殊本人便是这个时期的重要人物,他的文学才华和政治才能得到了皇帝的赏识和重用。然而,这个时期的社会矛盾仍然复杂,战争、贫困等问题依然困扰着人们的生活。因此,晏殊的词作中常常流露出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民生的关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