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浣溪沙

标题包含
浣溪沙
绿叶红花媚晓烟。黄蜂金蕊欲披莲。水风深处懒回船。 可惜异香珠箔外,不辞清唱玉尊前。使星归觐九重天。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出生于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是抚州府临川人。 晏殊自幼聪明过人,5岁能诗,7岁能文,被誉为“神童”。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晏殊以“...查看更多
小彭彭霞
去完善

译文
晶莹的玉碗带着冰凉的露水 粉色的脸庞在薄纱下透着清香 傍晚的妆容宛如荷花仙子 两鬓低垂凸显那眉间的明月 脸颊染上了红酒般的红晕 春天的梦境渐渐向西沉去
小彭彭霞
去完善
释义
1. 玉碗:玉石制成的碗,这里形容碗的质地高档。 2. 冰寒:指碗中的食物或饮料冷却如冰。 3. 滴露华:形容水滴从植物叶片上滴落的样子。这里的“露”代表露珠,“华”是形容词尾,表示美好的状态。 4. 粉融香雪:形容化妆后的肌肤如同融化了的香料与白雪混合在一起。这里的“粉”指的是化妆品,“融”是动词,表示融合,“香雪”则是一种比喻,用来形容化妆后的皮肤色泽。 5. 透轻纱:透过薄薄的轻纱看去。这里的“透”是动词,表示穿透,“轻纱”则是比喻肌肤上的薄雾。 6. 晚来妆面:傍晚时分女子的妆容。这里的“晚来”是指傍晚,“妆面”则指的是女子的妆容。 7. 胜荷花:比荷花还要美丽。这里的“胜”是动词,表示超过,“荷花”则是比喻女子美丽的容颜。 8. 鬓亸欲迎眉际月:形容头发下垂仿佛要迎接眉间的月亮。这里的“鬓亸”是指头发下垂,“欲迎”是动词,表示想要迎接,“眉际月”则是比喻眉毛的形状如同月亮一样美好。 9. 酒红初上脸边霞:形容饮酒后脸上泛起的红晕如同初升的晚霞。这里的“酒红”是指饮酒后脸上的红晕,“初上”是动词,表示刚刚开始出现,“脸边霞”则是比喻饮酒后脸上的红晕如同晚霞一般美丽。 10. 一场春梦日西斜:形容一场春天的梦境在夕阳西下时渐渐消散。这里的“春梦”是指春天的梦境,“日西斜”则是指太阳即将落山。
小彭彭霞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浣溪沙》描绘了一位美丽女子的妆容和神情,展现了词人晏殊对美的独特感悟和精湛技艺。词的意境如同一幅泼墨山水画,画中女子婉约优雅,颇具古典美。 “玉碗冰寒滴露华”一句,以玉碗盛着冰冷的露珠,象征女子高洁的品质和尊贵的身份。晶莹剔透的露珠在玉碗中闪烁,与女子的高雅气质相得益彰。 接下来,“粉融香雪透轻纱”一句,描绘了女子化妆时的情景。她的妆容淡雅而精致,就像融合了花香的雪花,透过轻薄的纱衣,展现出朦胧的美感。这种妆容既体现了女子的娴静,又流露出她内心的热情。 紧接着,“晚来妆面胜荷花”一句,将女子的妆容与荷花相比拟。傍晚时分,荷花在水面上摇曳生姿,女子的妆容则显得更加迷人。这一比喻不仅表现出女子的美貌,还暗示了她的高尚品格,如同荷花般出淤泥而不染。 下阙中,“鬓亸欲迎眉际月”一句,描绘了女子优雅的举止。她的长发飘洒,仿佛要迎接天上的明月;而她的眉目间,则透露出淡淡的忧愁。这一句展现出了女子的柔美和婉约。 最后,“酒红初上脸边霞”一句,描绘了女子饮酒后的神情。她的脸上泛起淡淡的红晕,如同晚霞映照在脸上。这一句体现出女子的娇羞和妩媚,也暗示了她的情感波动。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将女子的美貌、气质和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词中的景物描绘也与人物形象相得益彰,共同营造出一种清幽而优美的意境。
小彭彭霞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浣溪沙》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晏殊的一首词作。此词约创作于公元997年,正值宋朝鼎盛时期,即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当时,晏殊担任翰林学士,深得皇帝信任,参与朝政决策,地位显赫。 在这一时期,国家政治稳重,经济繁荣,文化兴盛。晏殊本人虽身处高位,却仍保持清廉本色,关心民生,广交贤士。他善于发现人才,推荐选拔了许多有才华的文人志士。在文学方面,晏殊推崇北宋古文运动,提倡诗词创作注重个性和内涵,他的作品大多以描绘个人情感、生活体验为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浣溪沙》一词便是晏殊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之一,他以婉约细腻的笔触,表达了离愁别绪的情感,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未来的期许。这种诗意境优美,韵味十足,成为了中国古代词史上的经典之作。
小彭彭霞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