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答客
冬日诚可爱,不如夜漏多。幸君霜露里,车马犯寒过。
学耕不逢年,稂莠败黍禾。岂唯亲宾散,鸟鼠移巢窠。
独见青松心,凌霜庇柔萝。壮日贱若此,留恩意如何。
因忆古丈夫,一言重山河。临风弹楚剑,为子奏燕歌。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冬天的确很可爱,但是夜晚的时光更悠长。还好有你在寒冷的霜露之中,不怕寒冷驾着车马经过。
努力耕耘却赶不上好年成,稂莠毁了我们的庄稼。不仅亲友离散,连鸟儿和老鼠也都迁移了巢穴。
唯有看到那青松,它在风霜中庇护着柔弱的花草。再想想我这壮年的时光竟然如此卑微,留下的恩情又该如何报答?
由此我想起了古代的那些大丈夫,他们的只言片语都重于山河。面对疾风他们拔出楚地的宝剑,为你演奏燕地的歌曲。
去完善
释义
1. 冬夜:指冬天的夜晚。
2. 客:指作者的朋友。
3. 可爱:令人喜爱。
4. 夜漏:古代用漏壶测量时间,夜间滴水,称为夜漏。这里用来形容寒冷的长夜。
5. 幸:希望,祝愿。
6. 霜露:指寒冷的天气。
7. 车马:代指客人。
8. 犯寒:冒着寒冷。
9. 年:指丰收年景。
10. 稂莠:杂草,这里比喻不好的事物。
11. 败:损害,影响。
12. 黍禾:黍和禾都是庄稼,这里泛指庄稼。
13. 岂唯:不仅,不只是。
14. 亲宾:亲戚朋友。
15. 鸟鼠:鸟类和鼠类动物,这里泛指小动物。
16. 巢窠:巢穴。
17. 青松:青翠的松树,这里用来比喻坚定的意志。
18. 凌霜:抵挡严寒。
19. 庇:保护,遮蔽。
20. 柔萝:藤蔓植物,这里用来比喻柔弱的事物。
21. 壮日:壮年时期。
22. 贱:轻视,不重视。
23. 若此:如此,这样。
24. 留恩:留下恩情。
25. 意如何:怎么样,怎样看待。
26. 古丈夫:古代的英雄豪杰。
27. 一言:一句话。
28. 重:重视,看重。
29. 楚剑:楚国铸造的宝剑,这里用来比喻英雄豪杰的气概。
30. 为子:为了你,为你。
31. 燕歌:燕地的歌曲,这里用来表达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冬季深夜景象的描绘和感慨。诗人以“冬日诚可爱,不如夜漏多”开篇,表达对冬天的喜爱之情,但紧接着又以“幸君霜露里,车马犯寒过”来形容人们冒着寒冷在夜间奔波的场景。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提到学习耕种却遇到了荒年,农作物收成不好,导致亲戚朋友离散,甚至连鸟鼠都搬家了。诗人通过对这些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观察,表达了对世间无常的感慨。
然而,尽管生活中充满了困难和挫折,诗人仍然看到了生活中的希望。他以“独见青松心,凌霜庇柔萝”来形容自己坚韧的品质,以及关爱他人的高尚情操。接下来,诗人以“壮日贱若此,留恩意如何”来表达自己对青春时光的珍视,以及对留下的恩情所抱有的感激之心。
最后,诗人通过回忆古代的英雄豪杰,表示他们的一言一行都有着震撼山河的力量。诗人以此自勉,希望能像那些古人一样,拥有坚定的信念和勇气,为社会做出贡献。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冬夜答客》是唐朝诗人鲍溶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796年左右的唐德宗时期。
在这个时期,鲍溶已经步入晚年,他曾担任过地方官吏,后因不满官场腐败而辞官回乡,过上了闲云野鹤的生活。他的生活虽然清贫,但却过得充实自在,这也使他得以深入观察和体验民间的疾苦,从而创作出许多反映民生疾苦的诗篇。
在唐德宗时期,社会矛盾激化,藩镇割据严重,中央政权衰微。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鲍溶深感忧虑,他以诗歌为武器,揭露社会的黑暗面,表达他对民生的关切之情。这首《冬夜答客》就是他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