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江
凉丝疏柳条,秋满石阑桥。
吴越兴亡事,晨昏来去潮。
云开天日近,水接海山遥。
望到西陵渡,风帆影自飘。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凉凉的丝丝柳枝,秋天的气息充满了石桥。
吴越之间的兴衰往事,就像晨昏不息的海潮。
天空开朗,阳光靠近,海水连接着远方的山脉。
望着西陵古渡,只看见那孤帆的影子在风中飘扬。
去完善
释义
1. 钱塘江: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也是吴越地区的重要水道。
2. 吴越:指的是历史上的两个国家——吴国和越国,它们曾在春秋战国时期并存于长江下游地区。
3. 石阑桥:一种古桥类型,以其坚固的结构闻名。
4. 西陵渡:位于钱塘江北岸的渡口,是古代杭州城通往北方的重要交通要道。
去完善
赏析
《钱塘江》王镃这首诗歌以一幅广阔的画卷描绘了钱塘江的景色以及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底蕴。首先诗人以“凉丝疏柳条,秋满石阑桥”起笔,通过秋意和凉丝丝的气候为读者展示了一幅秋天的画面,而石栏桥则为画面增添了历史的痕迹。接下来的诗句“吴越兴亡事,晨昏来去潮”则笔锋一转,从眼前的景色跃到了历史的深邃之中,让读者深思古代吴越的历史变迁与江河湖海的紧密联系。随后,诗人以“云开天日近,水接海山遥”拓展画面的视野,从天地相接的天际线处望去,钱塘江就如一条纽带连接着遥远的海域和城市。最后诗人以“望到西陵渡,风帆影自飘”收尾,揭示出无论是古今还是山川河流,一切都随着时间的流转而改变,唯有江河依旧静静流淌,此景此情令人不禁产生无尽的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钱塘江,暮秋时景如屏。山断空江两青。水云低,山翠近,比浓青花凝。秋水长天相映。把远山、数点数更。玉簪敲碎露华零。雾寒生,烟冷涩,碎人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