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晁卿衡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那如明月般高洁的灵魂永远沉睡在湛蓝的大海深处,天边的白云也仿佛笼罩着无尽的忧伤,弥漫在整个苍梧山上。
去完善
释义
明月:比喻晁衡;碧海:指大海;苍梧:泛指云雾缭绕的山峦,暗喻哀思。
去完善
赏析
开篇两句描绘晁衡离开长安时的情景,以“征帆一片”衬托出友人远行的孤单,"绕蓬壶"则暗示旅途艰险。后两句运用比兴手法,将晁衡比作明月,用“沉碧海”点明其不幸遭遇,末句以景结情,借“白云愁色”抒发诗人内心的深切哀痛。全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无限怀念,也展现了盛唐时期中日文化交流的历史画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时光回溯至大唐天宝年间,彼时李白正处于人生阅历深厚、情感充沛的壮年阶段。他结识了来自日本的遣唐使晁衡(即诗中的晁卿衡),二人一见如故,建立起跨越国界的真挚友谊。然而,当晁衡完成使命欲归故土之时,却在海上遭遇风暴,误传不幸罹难的消息。听闻挚友遭此大难,李白悲痛万分,遂挥毫写下这首悼念之作《哭晁卿衡》。诗人以浪漫主义手法寄托哀思,将个人情感融入浩渺天地之间,表达了对友人深切的怀念与无尽的惋惜。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