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州道中见桃李盛开而梅花犹有存者
桃花能红李能白,春深无处无颜色。
不应尙有数枝梅,可是东君苦留客。
向来开处当严冬,桃李未在交游中。
即今已是丈人行,勿与年少争春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桃花能呈现红色,李子则呈白色,春天的气息弥漫,每一种植物都焕发着生机,拥有着它们自己的色彩。然而春天已至深处,竟然还有几株梅花独自开放在枝头。这样的景象大概是因为春天本身舍不得离去,或者梅树对春天仍有留恋吧。那些梅花原先在寒冷的冬天里开放,那时桃李还没有和它们一同成为人们欣赏的对象。如今,梅花已经像长者一样站立在田野中,不再与年轻的桃李们争夺春光的青睐了。
去完善
释义
1. 剑州:古地名,位于现在的四川省北部地区。
2. 东君:这里指的是春天的神。
3. 丈人:尊称年长者或老师。
4. 年少:指年轻人或学生。
5. 桃李:桃花和李花,在这里代表春天开放的植物。
6. 丈人行:表示尊称。
去完善
赏析
唐庚的这首《剑州道中见桃李盛开而梅花犹有存者》以春日里桃李盛开的景象为背景,展示了梅花历经风霜仍坚韧存在的品质。诗中将桃花和李花的艳丽与梅花的孤独对比,突显出梅花的坚韧和独立。诗人感慨梅花的存在是春天的挽留,提醒我们即使身处繁荣也要保持一份清醒和坚定。在岁月的长河中,梅花已是一位长者,不要与年轻的桃李争夺春光,因为它早已经历了严冬的考验。这首诗启示我们要珍视生活中那些经历过沧桑仍坚守品质的人和事,同时也是对自己内心的自省和鞭策。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剑州道中见桃李盛开而梅花犹有存者》是南宋诗人唐庚在公元1119年游历剑州时所创作的。这个时期,唐庚在朝为官,却由于在政治斗争中受到排挤,被贬谪到地方任职。在这个人生低谷期,他远离了权力的漩涡,开始更加关注身边的自然景色和人民的生活。
当时的南宋社会,正处于金兵压境、战事连绵的时期。为了防御外敌入侵,朝廷实行了更为严格的边防政策,这使民间百姓的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唐庚在剑州道中的所见所闻,使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民众生活的艰辛和不易。
这首诗正是唐庚在这个特殊时期,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人民生活困苦的关切之情。在诗中,他既赞美了桃花和李花的美丽盛放,又惋惜梅花的凋谢,寓意着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人民的生活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关爱。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