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朱文昭母杨氏挽词

标题包含
朱文昭母杨氏挽词
文昭有贤母,白首教篇章。 义并三迁峻,书成百卷长。 古今归石室,笔削纪萱堂。 鹿扰乌驯处,森森宰树苍。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叶适(1150年-1223年),字正则,号水心居士,世称水心先生。他是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是永嘉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叶适出生于浙江温州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年...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文昭:这里指朱文昭,是一位古代文人; 2. 贤母:这里指朱文昭的母亲杨氏,是个智慧且对子女教育严格的人; 3. 白首:表示年纪很大,这里是形容杨氏的年岁已高; 4. 篇章:指的是诗文的创作,也可以理解为对文化教育的教导; 5. 三迁:出自孟母三迁的故事,意为为了教育子女,不惜搬迁到更好的地方居住; 6. 峻:表示高尚的品行; 7. 书成百卷长:这里的“百”为夸张修辞手法,实际上指的是很多,形容杨氏教导出的诗篇非常多; 8. 石室:指藏书之地,这里可以理解为代指书籍; 9. 笔削:记载的意思,这里是形容对杨氏的教育行为进行记录; 10. 萱堂:母亲的尊称; 11. 鹿扰乌驯处:指自然界安宁和谐的环境; 12. 宰树:墓地上的树木。
去完善
赏析
《朱文昭母杨氏挽词》是南宋诗人叶适创作的一首悼念母亲的诗篇。这首挽词以深沉的情感、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怀念和对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辛勤付出的赞美。诗中“文昭有贤母,白首教篇章”表达了对母亲的敬爱和怀念之情;“义并三迁峻,书成百卷长”则强调了母亲的教育精神以及对家族文化的传承;“古今归石室,笔削纪萱堂”是对母亲才华的赞誉,同时也表达了母亲作为家庭支柱的角色;最后“鹿扰乌驯处,森森宰树苍”则以象征手法描绘了母亲的庄重和威严。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令人感叹不已。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朱文昭母杨氏挽词》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具体时间为公元1161年。此时正值金朝入侵南宋的战争频发之际,国家的动荡和民众的苦难给诗人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诗的作者叶适,是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文学家,他曾在金兵南侵时,积极主张抗金,反对妥协投降,他的忧国忧民情怀贯穿了他的整个创作生涯。在这个时期,叶适不仅关心国家命运,还关注民众的生活疾苦。 在这首《朱文昭母杨氏挽词》中,叶适表达了对朱文昭母杨氏的深深敬仰和悼念之情。这位伟大的母亲,在战乱和困境中,依然坚守着对家庭的无私奉献和对子女的教育责任,为后代树立了良好的榜样。这种精神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显得尤为珍贵,也使这首诗具有了更为深远的意义。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