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声声慢

标题包含
声声慢
藏莺院静,浮鸭池荒。 绿阴不减红芳。 高卧虚堂。 南风时送微凉。 游鞯践香未遍,怪青春、别我堂堂。 闲里好,有故书盈箧,新酒盈缸。 只怕吴霜侵鬓,叹春深铜雀,空老周郎。 弱絮沾泥,如今梦冷平康。 翻思旧游踪迹,认断云、低度横塘。 离恨满,甚月明、偏照小窗。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号近村老人,又号山村民。他是南宋末年至元朝初年的著名文人、诗人、词人。 仇远出生于浙江杭州,他的家族世代书香门第,家学渊源深厚。他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年轻...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幽静的藏莺院落,荒废的鸭池水面。 绿意盎然不见花朵凋零。 高卧在宽敞的厅堂。 南风吹来带着凉爽。 未曾尽情游历踏青,惊讶春光正好。 闲暇时喜欢翻阅一筐古籍,品尝新酿美酒。 担忧白雪染双鬓,感叹春天已深,时光流逝匆匆。 飘落的柳絮落地成泥,美梦已然破灭。 回想起昔日的足迹,依稀辨认遥远的池塘。 满怀离愁,更奈何月光偏偏照在这小窗前。
去完善
释义
1. 藏莺院静:指院落安静,可以听到鸟叫声。 2. 浮鸭池荒:水池边鸭子游动,显得荒凉。 3. 绿阴不减红芳:绿叶的阴影下依然有红花在开放。 4. 高卧虚堂:悠哉地躺在宽敞的厅堂中。 5. 南风时送微凉:南风吹来,带来一丝凉爽。 6. 游鞯践香未遍:骑马踏青还没有走个遍。 7. 怪青春、别我堂堂:感叹春光已过,不再像以前那样茂盛。 8. 闲里好:清闲的生活也不错。 9. 有故书盈箧:有很多古书堆满了箱子。 10. 新酒盈缸:新酿的酒装满了酒缸。 11. 吴霜侵鬓:吴地的白霜使得头发变得花白。 12. 叹春深铜雀:铜雀指的是古代铜雀台,这里代指美好的时光已去。 13. 空老周郎:周郎指的是三国时期的周瑜,这里感慨岁月流逝。 14. 弱絮沾泥:柳絮落入泥土,象征着春天逝去。 15. 梦冷平康:梦中回到繁华的旧居。 16. 翻思旧游踪迹:回想起过去的足迹。 17. 断云、低度横塘:断云指飘散的云彩,低度横塘形容经过长桥的场景。 18. 离恨满:充满了离别时的哀愁。 19. 月明、偏照小窗:月光偏照小窗,暗含孤独的情感。
去完善
赏析
《声声慢》一词,以仇远的视角,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夏日景象。首句“藏莺院静,浮鸭池荒”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一片与世无争的田园世界。接下来的“绿阴不减红芳”则是对这种氛围的进一步强调,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与宁静。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中,仇远“高卧虚堂,南风时送微凉”,享受著悠闲的生活。然而,在这宁静的背后,他却感叹自己的青春已经逝去,留下了“游鞯践香未遍,怪青春、别我堂堂”的遗憾。 接下来,仇远转向对未来的担忧。他害怕岁月的痕迹会侵蚀他的头发,就像春天即将结束,铜雀台上的周郎已经老去一样。这也暗示了他对自身命运的忧虑。而“弱絮沾泥,如今梦冷平康”则是他对过去的回忆,那些美好的时光就像沾了泥土的柳絮,现在已经无法找回。 最后,仇远表达了对自己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他认为自己的离愁别绪就像是明亮的月光,总是不偏不倚地照在他的小窗上,让他无法逃避现实的困扰。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对季节变换、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仇远个人的情感经历,表达出他对过去与未来的深深感慨和无奈。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声声慢》是南宋诗人仇远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词创作于宋末元初时期,这一阶段社会动荡不安,金国南侵、元朝崛起使得南宋政权岌岌可危。 仇远生活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亲眼目睹了国家山河破碎的惨状和百姓疾苦的生活。他的创作深受现实影响,表达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以及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当时的知识分子往往受到时局的影响,心灵备受煎熬。他们渴望为国家的和平与民族的复兴贡献力量,但又深感无力回天。在这种矛盾心理的作用下,仇远用诗歌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叹和对人生失意的无奈。 总之,《声声慢》的创作背景是宋代末年的战乱与民族危机,仇远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抒发着忧国忧民的情怀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