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梧栖凤赋
以“孤清夜月”为韵。 凤兮凤兮,来何所图?出应明主,言栖高梧。梧则峄阳之珍木,凤则丹穴之灵雏。理符有契,谁言则孤?游必有方,哂南飞之惊鹊;音能中吕,嗟入夜之啼乌。 况其灵光萧散,节物凄清。疏叶半殒,高歌和鸣。之鸟也,将托其宿止;之人也,焉知乎此情?月照孤影,风传暮声。将振耀其五色,似箫韶之九成。 九成则那,率舞而下。怀彼众会,罔知淳化。虽璧沼可饮,更能适于醴泉;虽琼林可栖,复忆巡于竹榭。念是欲往,敢忘昼夜?苟安安而能迁,则思思其不暇。 故当披拂寒梧,翻然一发。自此西序,言投北阙。若用之衔诏,冀宣命于轩阶;若使之游池,庶承恩于岁月。可谓择木而俟处,卜居而后歇。岂徒比迹于四灵,常栖栖而没没?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孤独寂静的夜晚,月亮高高悬挂在天空。凤凰啊凤凰,你为什么来到这里呢?是为了回应英明的君主,还是为了选择梧桐树作为栖息地?这棵梧桐树是峄阳的珍贵树木,而凤凰则是丹穴的神奇鸟类。它们的存在就像是命中注定的一对,怎么能说它们是孤独的?凤凰的飞行有一定的方向,不会像惊慌的喜鹊一样四处乱飞;它的叫声和谐,也不会像夜晚的乌鸦那样令人悲伤。
更何况,凤凰的光芒如此闪耀,周围的景色又是如此凄凉。稀疏的树叶已经凋零了一半,但凤凰却仍然在那里高声歌唱,享受着这种和谐的共鸣。这只凤凰,将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宿;这个人,又怎么会知道这一切呢?月光映照着孤独的影子,风吹动着傍晚的声音。凤凰将要展示它的五彩斑斓,就像是在演奏一曲完美的音乐。
这首音乐已经达到了极致,凤凰在舞蹈中落下。它们怀念那些聚集的时刻,不知道如何感受那种淳朴的变化。虽然湖泊可以供它们饮水,但它们更喜欢在甘美的山泉中生活;虽然竹林可以提供休息的地方,但它们更记得在亭台水榭中游荡的时光。它们想着要前往哪里,日夜兼程。如果安全可以得到保障,那么它们就会毫不犹豫地离开这里,寻找更美好的地方。
因此,它们应该穿过寒冷的梧桐树,勇敢地飞向远方。从西边的住处出发,直奔北方的宫殿。如果被用来接受皇帝的诏书,它们希望在台阶上宣读皇家的命令;如果被允许在池塘中游玩,它们希望能得到皇帝的恩典,度过漫长的岁月。可以说,凤凰选择了梧桐树作为自己的住所,然后在那里安心地休息。它们不仅仅是为了与四种神奇的动物为伴,更是为了永远地生活在那里。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峄阳:古地名,位于山东省枣庄市东南地区。
2. 丹穴:神话传说中凤凰产卵的地方。
3. 明主:贤明的君主。
4. 高梧:梧桐树,比喻高处或高贵的事物。
5. 灵光萧散:形容光辉散布的样子。
6. 节物凄清:指四季更迭的景物显得冷清寂寥。
7. 疏叶半殒:稀疏的树叶凋落。
8. 和鸣:和谐的声音。
9. 咸池:古代神话中的天池。
10. 五色:凤凰五彩斑斓的羽毛。
11. 箫韶:古代传说中的音乐,这里借指美妙的音乐。
12. 九成:古代乐章的第九段,此处指凤凰的高雅歌唱。
13. 众会:众人聚集在一起。
14. 淳化:淳朴的风气。
15. 壁沼:指皇宫里的水池。
16. 醴泉:甜美的泉水。
17. 琼林:玉砌成的树林,比喻美好的事物。
18. 竹榭:竹林中的水榭。
19. 安安而能迁:安心地适应环境。
20. 一发:一下子。
21. 西序:西方的秩序。
22. 北阙:北方的大门,此处指皇帝所在的宫殿。
23. 轩阶:帝王的宫殿台阶。
24. 游池:游览水池。
25. 承恩:受到皇帝的恩典。
26. 四灵: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四种神兽,包括凤凰、龟、龙、麟。

去完善
赏析
《寒梧栖凤赋》王勃
赏析:
诗人王勃借凤凰的意象描绘了一幅高雅的境界,表达了他在仕途中的抱负与期待。首句点明凤凰的到来并非为了追求荣华富贵,而是期待着明主的赏识。梧桐作为高贵吉祥的象征,正好成为凤凰栖息的理想之地。中间部分描绘了凤凰在月光下悠然自得的场景,同时也表现出诗人的超脱境界。最后一段则表达了凤凰期待被明主选用的愿望,希望能在政坛上发挥自己的才华。全诗意境高远,给人以无尽的想象空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寒梧栖凤赋》是初唐文学家王勃的作品,创作于公元675年。这一时期,正值唐朝贞观年间至武则天执政期间,社会政治较为稳定,文化艺术繁荣发展,为文人墨客提供了良好的创作环境。
王勃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教育,才华横溢。然而,他的命运却多舛。在写作这首诗时,他正经历着人生的低谷。由于一次意外的溺水事件,他的仕途受到了严重影响,甚至一度被朝廷流放。尽管身处逆境,王勃仍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坚信自己终有一天会迎来凤凰涅槃的重生。
在这首诗中,他以梧桐为喻,表达了对自己命运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寒梧栖凤"象征着他在困境中的坚守,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时代的认知:即使面临困难和挑战,也要坚定信念,勇敢追求自己的理想。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