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蜀中九日

标题包含
蜀中九日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勃(650年-676年),字子安,绛州龙门县(今山西省河津市)人。唐朝文学家,“初唐四杰”之一。 王勃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据《旧唐书》记载,他六岁能文,九岁指摘颜师古《汉书注》中的错误。...查看更多
多多_300
去完善

译文
人心已经厌倦了在蜀地的困苦生活,渴望回归故土。可为何那传递思念的鸿雁,偏偏要从北方飞来,勾起我无尽的乡愁呢?
多多_300
去完善
释义
南中:泛指南方地区,这里指蜀地;鸿雁:候鸟,古人常以鸿雁传书比喻书信往来,也象征着归乡。
多多_300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重阳节这一特定时节,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寂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首句“九月九日望乡台”,点明时间与地点,营造出一种登高怀远的氛围,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第二句“他席他乡送客杯”,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孤独感以及对家乡的眷恋。第三句“人情已厌南中苦”,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疲惫,将情感推向高潮。最后一句“鸿雁那从北地来”,以反问的形式,借助鸿雁这一传统意象,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无限思念。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感情真挚深沉,充分展现了王勃作为初唐四杰之一的卓越才华。
多多_300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王勃在蜀地期间。彼时他仕途不顺,远离家乡,羁旅漂泊。恰逢九月九日重阳佳节,本是登高望远、家人团聚之时,他却身处异乡,在送别友人的宴席上,望着那高耸的望乡台,思乡之情与羁旅之愁交织,感慨自己在南中之地备受艰辛,不知北地归期,遂写下此诗以抒发内心郁结的愁绪。
多多_300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