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李赣州四首 其一
忆昔重湖北,逢人问处州。
寄书宁尽达,觅使苦无由。
风月无离阔,山川自阻修。
那知远游櫂,又傍昔年洲。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回想过去在湖北的重逢,每次见到人都会问起处州的情况。
寄出的书信是否能够顺利送达,找到使者传递信息却苦于没有途径。
风和月色的变化没有离别的伤感,山水的相隔却是遥远而艰难的行程。
哪里知道远航的船只,又再次靠近了多年前的那个岛屿。
去完善
释义
1. "重湖北":指位于长江上游的宜昌,是古代荆州的一个城市。
2. "处州":唐代时泉州别称,即今江西赣州。
3. "宁":表示疑问或者不确定的意思。
4. "尽达":全部到达。
5. "觅使":寻找使者或信差。
6. "阻修":形容阻碍重重,路途遥远。
7. "那知":哪知道,意想不到的意思。
8. "远游櫂":棹是船桨,此处借指乘船出游。
9. "傍":靠近、接近。
10. "昔年洲":从前经过的洲渚。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赵蕃写给他的朋友李赣州的,表达了他们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许。首先,诗人通过回忆他们在重湖北的相遇,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接着,诗人通过描述他们之间书信往来不畅的情况,表现出了他们对彼此深深的思念之情。诗人在此使用了“风月无离阔,山川自阻修”这一句,以自然景象为背景,表达出他们的友谊并没有因为距离和时间而疏远,反而变得更加深厚。最后,诗人通过描绘他再次来到昔日与朋友相聚的地方,表现了他们对过去的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充满浓厚友情意味的诗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呈李赣州四首 其一》是宋代诗人赵蕃于宋哲宗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所创作的。赵蕃字昌父,江西南丰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他的诗歌以表现个性、反映社会生活为特点。
这首诗作于赵蕃任赣州知州期间,当时他正在处理地方政务。在元符二年,哲宗皇帝去世,徽宗即位,朝廷内部权力斗争激烈,新法旧党之争再次进入高潮。作为新党的支持者和改革派人士,赵蕃在政治上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在此时期,由于科举制度的弊端和新旧党争的影响,知识分子普遍感到失望和焦虑。同时,宋朝内外矛盾逐渐加剧,国家形势日趋严重,边境战争不断,民生疾苦深重。在这样的背景下,赵蕃以诗歌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在这首诗中,赵蕃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他对李赣州的敬仰之情和对友情的珍视。他以山水的壮丽景象为背景,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了他们之间的友谊。同时,也传达了其作为政治家和诗人的家国情怀,表现出对生活现实的深刻反思。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