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夜来四鼓枕上闻雨声喜而不寐

标题包含
夜来四鼓枕上闻雨声喜而不寐
雨声天外倒银潢,枕上才闻喜欲狂。 鼓吹不须教两部,稻粱行庆有千仓。 青缸照影花无睡,红袂行云梦有香。 最好空阶泻簷溜,却疑并舍压糟床。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虞俦(1078-1143),字寿老,南宋词人,浙江慈溪人。 他年轻时就才华横溢,曾中过进士,历任县令、知州等地方官职。在任期间,他勤政爱民,关心民生,深受百姓爱戴。 他的诗词作品以描绘自然风光和表...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窗外秋雨敲击着屋檐,如天上银河倾泻下来,让人惊喜若狂。无需锣鼓喧天,丰收的喜悦已在田野里播散开去,仿佛看到了千百座粮仓。灯光映照着花儿摇曳生姿,并没有因雨天而沉睡,那袭红衣舞动,如梦似幻,飘来阵阵清香。最喜欢那雨水从檐下滴落的声音,让人心情舒畅,却又恍惚觉得像是醉倒在酒坊里的欢愉。
去完善
释义
1. "鼓吹":古代的一种音乐形式,可以指代音乐,也可指代敲打锣鼓等声响。这里可以理解为欢庆的声音。 2. "稻粱":稻谷和高粱,这里可以理解为丰收的景象。 3. "青缸":青色的大缸,这里可以理解为照亮房间的灯火。 4. "红袂":红色的衣袖,这里可以理解为穿着红色衣服的人。 5. "空阶":空旷的台阶,这里可以理解为雨滴落下的地方。 6. "簷溜":屋檐滴水的水管或槽沟,这里可以理解为雨水从屋顶滴下的声音。 7. "并舍":房屋,这里可以理解为住处。 8. "糟床":制造酒糟的设备,这里可以理解为制作酒的地方。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雨夜的诗词,诗人以愉悦的心情聆听窗外的雨声,仿佛听到了丰收的喜悦。“鼓吹不须教两部,稻粱行庆有千仓。”诗人通过这两句诗表达了对丰收的期盼和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接着,诗人通过对花草、梦境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最后,诗人以“却疑并舍压糟床”这一形象的比喻,展现了雨声之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乡间生活的向往之情。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雨夜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期盼,以及他对乡间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夜来四鼓枕上闻雨声喜而不寐》是南宋诗人虞俦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宋光宗绍熙三年(公元1192年),此时正值南宋时期。在这段时间里,南宋政权相对稳定,然而北方金国势力逐渐崛起,成为南宋的威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虞俦作为一位关心国家命运的文人,对于自然界的天气变化格外敏感,并将之与国家的兴衰联系在一起。 在这一时期,虞俦的人生经历丰富。他曾担任过官职,后因各种原因被罢免。他的诗歌创作往往反映出他对现实的关注和对国家的忧虑。在听到雨声后,他欣喜不已,因为在他心目中,雨水象征着国家的繁荣和百姓的安乐。因此,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虞俦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对国家的关切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