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赋月同鹤林酌别奉似紫琼友

标题包含
赋月同鹤林酌别奉似紫琼友
婀娜姮娥处玉宫,秋来梳洗越当空。 阴晴圆缺天何意,离合悲欢事与同。 好去画楼歌舞地,莫来清馆别愁中。 应知人不能如月,月且团圆月月逢。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白玉蟾(1293年-1368年),原名朱重八,后改名为朱元璋,字国瑞,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他是明朝的开国皇帝,在位三十一年(1368年-1399年),年号洪武。 朱元璋出身贫寒,曾做过和尚和乞...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美丽动人的嫦娥居住在月亮宫殿里,秋天的到来使她显得更加明亮。月亮的圆缺变化是天意的安排,人间的爱情故事也与之相似。愿她在美丽的画楼享受歌舞,而不是在冷清的屋子感到忧伤。要知道,人类的生活不像月亮那样恒常圆满,而月亮却总是在每个月都达到团圆。
去完善
释义
1. 婀娜:形容女子姿态优美。 2. 姮娥:即嫦娥,传说中居住于广寒宫的仙女。 3. 玉宫:这里指月亮。 4. 越:胜过,超过。 5. 阴晴圆缺:指月亮的形态变化。 6. 离合悲欢:形容人间的聚散离别。 7. 好去:好好地去。 8. 画楼:装饰华丽的楼阁。 9. 莫来:不要来。 10. 清馆:清静的地方。 11. 应知:应该知道。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题目中的“赋月”就点明了主题,整首诗就是围绕着月亮展开的。开篇作者用“婀娜嫦娥处玉宫,秋来梳洗越当空。”描绘了皓月当空的美景,将月球比拟为嫦娥在宫里梳洗后呈现出的美丽倩影,月光如水银泻地,给人一种明净高洁之感。然而月亮也有其变化,有阴晴圆缺,正如人生的离合悲欢,或许这也是老天赋予生活的丰富色彩吧。接下来的“好去画楼歌舞地,莫来清馆别愁中。”意味着人生之中有许多愉悦和哀愁,我们要学会在快乐时享受生活,而在悲伤时又能够自我调适,不要被负面情绪困扰太久。最后的“应知人不能如月,月且团圆月月逢。”则告诉我们,尽管生活总会出现波折,但我们要像月亮那样始终保持坚韧,即使生活中有些许的遗憾,也要相信未来会更好。总的来说,这首诗就像一杯清茶,初品微苦,回味却甘甜悠长。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赋月同鹤林酌别奉似紫琼友》这首诗是南宋著名道士、诗人白玉蟾在中秋夜与友人赏月时所作。诗的创作时间是南宋末年,即公元1249年左右。 在这个时期,南宋朝廷腐败无能,国家正处于风雨飘摇的危机之中。白玉蟾身为一名道士,对国家的命运深感忧虑。他在这个时期开始游历四方,寻求救国之道。在这个过程中,他与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其中包括紫琼友。 在中秋月圆之夜,白玉蟾与鹤林友人在月色中共饮,感叹时光流逝,表达对友情的珍视。他们共同欣赏美丽的月亮,希望能借此寄托心中的哀思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在这首诗中,白玉蟾以月亮为象征,表达了与朋友之间深厚的感情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切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