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游山七绝 栖霞洞

标题包含
游山七绝 栖霞洞
云封雾锁半天寒,短杖攀缘扣玉关。 见说碧虚风景别,傥容投老寄尘颜。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云雾笼罩下的天空透出阵阵寒意,我用短杖攀爬并敲响了玉门关。听说碧虚有着别样的风光,若真如此,或许我可以在这里度过晚年时光,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安宁。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游山七绝:题目,描绘游览山水时的所见所感。 2. 栖霞洞:地点,这里指位于中国南京的一座著名石窟。 3. 云封雾锁:形容云雾笼罩的景象。 4. 半天寒:形容天气寒冷。 5. 短杖:手杖。 6. 攀缘:攀登。 7. 扣:敲门,这里可以理解为探寻、探访。 8. 玉关:古代关隘,这里可能是作者用来比喻栖霞洞。 9. 见说:听说。 10. 碧虚:指天空,也寓意仙境。 11. 风景别:指独特的景色。 12. 傥容:假设允许。 13. 投老:年老时退休,这里可能表示归隐之意。 14. 寄尘颜:寄托在尘世之中。
去完善
赏析
《游山七绝·栖霞洞》是一首描绘登山游览、探寻仙境的古诗。诗人张釜通过描绘栖霞洞周围的云雾缭绕、寒冷氛围,以及自己手持短杖攀登、叩响玉石之门的行为,展现了对仙境之地的向往和探索。 接着,诗中提到“见说碧虚风景别”,表达了诗人听说栖霞洞内景色与众不同的心情,流露出对美丽景色的期待。最后,诗人以“傥容投老寄尘颜”一句结束全诗,表示自己愿在岁月迟暮时仍能在此仙境之地寄寓自己的尘世俗颜,表达出诗人渴望超脱世俗、投身仙境的愿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游山七绝 栖霞洞》是清代诗人张釜所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创作于清朝康熙年间(1662-1722年),这一时期正是清朝平定三藩之乱后,国家政治相对稳定的时期。 在这期间,张釜作为一位学者,他在学术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对于古典文学的研究有着深厚的功底。然而,作为一个文人,他的生活并不富裕,这也让他对于世俗的纷争和功名之心看得比较淡薄。 在他的时代,清朝在经历了战乱之后,开始大力推行文化教育,使得诗词的创作风气盛行。而南京作为六朝古都,文化底蕴深厚,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前来游览。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张釜写下了这首描绘栖霞洞风景的诗。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