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七绝·龙隐洞
何年此事蛰飞龙,石壁蜿蜒尚有踪。
为报龙公莫贪睡,郡人於尔卜丰凶。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哪一年这些事情像蛰伏的飞龙一样发生,石头墙壁曲折婉转还留有痕迹。
告诉龙公不要继续沉睡了,当地人正在用占卜预测未来的吉凶。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龙隐洞:即指龙隐寺所在的洞穴。
2. 何年此事蛰飞龙:描述的是洞穴内的钟乳石像一条龙盘踞在此。何年,指很久以前;蛰飞,指蛰伏腾飞。
3. 石壁蜿蜒尚有踪:形容钟乳石在洞内留下的痕迹。
4. 为报龙公莫贪睡:提醒龙公不要贪图睡眠而不关心人间世事。为报,意思是告诉;龙公,对龙的尊称,此处借指钟乳石形成的龙形。
5. 於尔卜丰凶:意思是从你的形态可以预测吉凶。於尔,从你那里;卜,预测;丰凶,丰收或荒年。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龙隐洞的传说和景象。诗人以“何年此事蛰飞龙”起笔,设问那年的故事,激起读者的兴趣。接下来的诗句描绘了龙隐洞的石壁蜿蜒曲折,仿佛龙的踪迹。诗人用“莫贪睡”提醒沉睡中的龙,向它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息:龙公应该关注当地百姓的生活,以确保他们的繁荣昌盛。这里表现出诗人关心民生,期盼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景。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游山七绝·龙隐洞》张釜这首诗,是明朝嘉靖年间诗人张釜在游览龙隐洞时所作。当时正值明朝国力衰弱,政治腐败的时期,然而在这首诗中,我们却看不到任何伤感的情绪,反而感受到了一种豁达和乐观的精神风貌。张釜的这首诗之所以能流露出如此深远的意境,离不开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个人人生阅历。
首先,明朝嘉靖年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虽然国势日渐衰微,但文化艺术领域却得到了空前的繁荣。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张釜得以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他的人生经历丰富,游历了全国各地的名胜古迹,对自然景色有着独特的感悟。因此,当他在龙隐洞游览时,不禁想起了古人笔下的山川壮丽,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豪情的诗篇。
其次,张釜的个性开朗,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尽管身处乱世,但他并没有被时代的阴影所笼罩,而是勇敢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这种豁达的性格,使得他在面对生活中的挫折时,依然能够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在他的笔下,龙隐洞不再是单纯的景点,而成为了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象征。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