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寄山僧

标题包含
寄山僧
闲倚蒲团向日眠,不能归老岳云边。 旧时僧侣无人在,惟有长松见少年。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乔(约公元872年-约943年),字伯迁,唐代诗人。他是晚唐五代时期的重要文人,与杜荀鹤、郑谷等人齐名,并称“芳林十哲”。 张乔的生平事迹并不十分详细,但从他的诗作中可以推测出他的一生大致经历。他...查看更多
晨晨Q
去完善

译文
悠闲地靠在蒲团上晒太阳,无法回到那遥远如云的故乡。 曾经的僧侣已经不在了,只有那古老的松树见证了少年的时光。
晨晨Q
去完善
释义
【词句注释】: 1. 寄山僧:写给山中僧人。 2. 张乔: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不详,定州人。唐末进士,与许棠、周繇等合称“十哲”。 3. 蒲团:用蒲草编织的圆形坐垫,常用于僧侣打坐或坐禅。 4. 岳云边:指五岳之一的南岳衡山,位于湖南省中部偏东地区。这里比喻隐逸之地。 5. 旧时:过去的时光。 6. 无人在:指过去的僧侣已经离去,不再存在。 7. 长松:松树,此处象征长寿和永恒。 8. 见少年:见到年少时的自己。
晨晨Q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于遥远山林的怀念之情。通过“闲倚蒲团向日眠”的画面,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那份悠然自得的心境,以及对山居生活的向往。而诗中提及的“不能归老岳云边”则表达了他渴望回归自然、过上隐居生活的心愿。然而,现实却是“旧时僧侣无人在,惟有长松见少年”,昔日的寺庙已经破败不堪,只有那傲然挺拔的长松见证了岁月的流逝。这种强烈的反差使得诗人心中生出无限的感慨与惆怅。总的来说,这是一首蕴含丰富情感的诗歌,表达了作者对于隐逸生活和岁月沧桑的独特见解。
晨晨Q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山僧》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乔创作的。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唐朝末年,正值战乱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在这个特殊时期,诗人张乔为了躲避战乱,选择了隐居山林,过起了与世无争的生活。他把自己的生活感悟和心境通过诗歌传达给世人,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 在这个时期,唐朝国力日渐衰弱,政治腐败,民众疾苦,战争频发。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文人墨客开始关注民生疾苦,思考人生价值。他们纷纷选择了远离世俗纷扰,寻找内心的宁静。而张乔的这首诗,正是表达了这种寻求内心安宁的精神追求。
晨晨Q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