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福训童行颂 其七
莫说他人短与长,说来说去自招殃。
若能闭口深藏舌,便是修身第一方。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资福:古地名,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附近。
2. 训童行颂:教导儿童的诗歌。
3. 释怀深:南宋时的一位文人。
4. 短与长:指别人的缺点和优点。
5. 招殃:引来祸患。
6. 深藏舌:把舌头藏起来,比喻保持沉默。
7. 修身:修养自身,提高自己的品德。
8. 第一方:第一个方法。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名为《资福训童行颂 其七》,是宋代诗人释怀深所写,诗中的主题意在强调修养自身、谨言慎行的重要性。诗人以直白的方式告诫我们,不要总是议论别人的长短,这样只会给自己带来祸端。如果能做到管住自己的嘴巴,不说闲话,这便是修炼身心的重要方法。这种思想在今天依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可以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尊重他人、注重自身道德修养,避免因为无意义的八卦和传播谣言而伤害到别人或者自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资福训童行颂 其七》是南宋诗人释怀深创作的一首赞美乡村儿童生活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年),正值南宋时期,战乱稍歇,社会相对稳定。
在这期间,诗人释怀深虽然身居深山古寺,但他关注民生,关心乡村儿童的成长和教育。他以超脱的视角和亲切的语言,描述了乡村儿童在春天里欢歌笑语、天真无邪的景象,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乡村教育的关心。
此外,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由于北宋灭亡后的南渡,文化重心逐渐向南转移,江南地区成为经济和文化最为繁荣的地区之一。同时,儒家思想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发展,教育体系也逐渐完善。这些时代背景都为诗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使得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