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野上人游西山

标题包含
送野上人游西山
诗名翰墨独兼全,海上从游十许年。 进退两忘中有德,律禅不碍任随缘。 岫云又作无心出,桃坞何劳一笑妍。 好把经行写新咏,他时寄我小山篇。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洪(1920年-2007年),原名李洪烈,字子云,号青莲居士,四川乐山人。他是中国著名的书法家、诗人、学者,被誉为“当代草圣”。 李洪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他的父亲李熙垣是清朝举...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诗名才子佳人,翰墨书法独特而完美,共同在海上的旅途中度过了许多美好的岁月。在进退之间找到了那份忘却世事纷扰的德行,遵循规律与禅宗的智慧,任凭缘分自由自在。宛如那自然飘荡的岫云,不刻意强求;在桃花盛开的桃坞中,何须刻意的寻求美艳。让我们用心去欣赏这美丽的景致,写下新的诗篇,日后让我分享你的这份美好吧。
去完善
释义
1. 诗名:即此首诗的标题“送野上人游西山”。 2. 翰墨:原指笔墨,这里代指文学创作或书法艺术。 3. 兼全:指兼具各方面的能力或特点。 4. 海上:这里可能指的是浙江普陀山附近的大海。 5. 从游:指跟随他人游览。 6. 十许年:大约十年。 7. 进退:前进与后退,这里喻指事物的矛盾、冲突和变化。 8. 两忘:即物我两忘,指将个人与外部事物融为一体,达到超脱的境界。 9. 有德:有德行的人,这里赞美野上人有高尚的品质。 10. 律禅:佛教中的一种修行方式,通过学习和实践戒律来领悟禅宗的智慧。 11. 不碍:意为不妨碍、无妨碍。 12. 任随缘:任由事物自然地发展,体现了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 13. 岫云:山中的云雾。 14. 又作:再次出现。 15. 无心出:自然出现。 16. 桃坞:桃花盛开的地方。 17. 何劳:不需要劳累。 18. 一笑妍:形容笑容美丽动人。 19. 好把:好好地掌握。 20. 经行:佛教修行的一种方式,一边念经一边行走。 21. 新咏:新的诗歌作品。 22. 他时:将来某个时候。 23. 寄我:寄给我。 24. 小山篇:指描绘山水景色的诗篇。
去完善
赏析
首联:诗人以“翰墨”借指野上人的诗歌才华,并强调其独特性。同时提到他们在海上的相聚时光长达十年之久,表达了深厚情谊。 颔联:诗人描述野上人进退自如、内心淡泊的品质,以及他遵从佛法禅意的生活态度。这里的“有德”和“律禅”均赞颂了野上人品行高洁、内心宁静的修为。 颈联:诗人以“岫云”和“桃坞”两个意象描绘出西山的景色。“岫云无心出”表达了山中云彩自然生灭的状态;“桃坞一笑妍”则勾勒出桃花烂漫的美景。两句都传达了自然和谐的美学观念。 尾联:诗人寄语野上人将此次游历记录在诗歌中,并期待未来能收到他描写的西山诗篇。此处既表达了对友人游历的祝福,也体现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期许。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野上人游西山》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洪所作,创作于北宋末年,具体时间约为公元1120年左右。 在李洪所处的时代,中国正处于宋金对峙的特殊时期。北宋末期,政治腐败,外患不断,社会矛盾尖锐。然而,这个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文化、艺术发展的高峰期,许多文人墨客在这个时期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李洪作为当时的文人雅士,对佛学有着深厚的研究,他曾游历各地,结交了许多僧人朋友。 野上人是李洪的一位僧侣朋友,他们志同道合,共同探讨佛学。在这首诗中,李洪表达了送别友人野上人游历西山时的依依惜别之情。他借西山的美景描绘出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以此寄托自己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