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茶汤会乞颂

标题包含
茶汤会乞颂
铺心无下亦无高,一等无心次第浇。 便是口吞三世佛,沾他涓滴也难消。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法薰(1853年-1924年),俗名李瑞清,字祥符,号瑞清居士,别号清道人、大聋。他是清末民初的一位著名书画家、诗人、教育家,被誉为“清道人”。 释法薰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他年...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茶汤会:指举行茶会的场合。 2. 乞颂:祈求吉祥的颂歌。 3. 铺心:敞开心怀,毫无隐瞒。 4. 无下亦无高:没有贫贱之分,也没有富贵之分。 5. 一等:同一等级。 6. 无心:不关心世俗名利。 7. 次第浇:依次分享茶水。 8. 便:即使。 9. 口吞三世佛:比喻得到佛家的无上智慧。 10. 沾他:沾染别人的福气。 11. 涓滴:形容极小的量。 12. 难消:难以承受。
去完善
赏析
《茶汤会乞颂》是南宋诗人释法薰创作的一首禅意诗。诗中表达了作者对禅宗茶道精神的理解,以及对人生境界的哲理思考。 首句“铺心无下亦无高”,点明了茶道的精神内核:放下执着与分别心,内心平和而宁静。铺心即敞开胸怀,无下则无低微之见,无高则无傲慢之心,这是品茶、悟道的基本态度。 第二句“一等无心次第浇”,描述了品茗过程中,茶水的浇灌顺序并无特殊要求,关键在于有无禅心。茶汤先后有序,正如生活中种种事物同样需要循序渐进、有条不紊地面对和处理。 第三句“便是口吞三世佛”,意味着饮茶的修行者在品味茶香的同时,也在领悟佛性。口中含下的不仅是茶水,更是三世佛法的精髓,内化为个人的智慧和觉悟。 最后一句“沾他涓滴也难消”,意味深长地描绘了茶饮中的收获。哪怕只是品尝到一丝茶水的滋味,其中的智慧也难以用言语形容,更难以完全消化和领会。这既是对茶道精神的高度赞美,也是对人世智慧的谦虚敬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茶汤会乞颂》是宋代诗人释法薰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180年前后,正值北宋灭亡、南宋初立的历史时期。 在这期间,释法薰作为一位云游四方的僧人,对时事有着敏锐的洞察力。他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和社会的动荡,对人民的苦难深感同情。因此,他创作了许多反映民间疾苦的诗篇,如《茶汤会乞颂》等,以此来呼吁人们关注民生问题,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茶文化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发展。茶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精神寄托和文化象征。茶汤会在当时非常流行,成为人们交流思想、畅谈人生的重要场所。释法薰通过参加茶汤会,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讨人生哲理和世事变迁。 在《茶汤会乞颂》一诗中,释法薰巧妙地运用了茶的特性,来比喻人生的无常和世间的沧桑。他以茶为引,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间苦难的关切。这种寓情于物的手法,使诗歌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和人文关怀,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的品质情操。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