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尼长老请赞

标题包含
尼长老请赞
住山三十载,潦倒福缘微。 全提一著,衲子攒眉。 我无沩山之作,汝有铁磨之机。 自知水底难捞月,却倩丹青染污伊。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法薰(1853年-1924年),俗名李瑞清,字祥符,号瑞清居士,别号清道人、大聋。他是清末民初的一位著名书画家、诗人、教育家,被誉为“清道人”。 释法薰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他年...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山中居住了三十年,福气却寥寥无几。 我整本书的主题,却让读者皱起眉头。 我没有沩山的作品那么出色,你却有着像铁磨一样的智慧。 我知道在水中很难捞到月亮,却要请画家来描绘这污秽的景象。
去完善
释义
1. 尼长老:指一位女性禅宗大师,禅宗是我国佛教的一个派别,主张通过参禅和顿悟达到解脱的境地。 2. 请赞:是一种表达敬仰之情的文体,通常以诗歌的形式赞美某位神佛或高僧大德。 3. 释法薰:作者的名字,法薰是他的法号,指的是他的僧名。 4. 住山:指居住在山中寺庙修行。 5. 潦倒:形象地描绘了尼长老修行艰辛的状况。 6. 福缘:佛教用语,表示一个人的福报与因缘。 7. 全提一著:这里指的是禅宗修行的一种方法,即把握事物的本质,用心去感受和理解。 8. 衲子:指出家修行的僧人。 9. 攒眉:皱眉,这里形容尼长老坚持自己理念的精神风貌。 10. 我无沩山之作,汝有铁磨之机:这里是用比喻的手法表现尼长老的才能和慧根,“我”指的是作者,“汝”指的是尼长老,沩山是禅宗的一位著名大师,他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句,而“铁磨之机”则是指尼长老敏锐的洞察力和坚定的信念。 11. 自知水底难捞月,却倩丹青染污伊:这句话表现了尼长老虽然深知禅宗修行的高深境界难以达到,但仍然坚持修行,希望能在绘画中展现出自己的精神境界。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是释法薰为其好友尼长老所作的赞美诗。首句“住山三十载”是对尼长老修行的肯定,她三十年在山中修行,可见其毅力与坚守。次句“潦倒福缘微”则表达了尼长老在修行过程中所经历的艰辛和困苦。 接下来的两句“全提一著,衲子攒眉”,是对尼长老教诲方法的描绘,她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启示来引导弟子们明悟真理,但她的教导常常让弟子们感到困惑甚至皱眉思考。 第五句“我无沩山之作”诗人自比沩山灵祐禅师,谦虚表示自己没有他那样的智慧和才情。第六句“汝有铁磨之机”则称赞尼长老具备铁磨成的意志和智慧,能够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最后两句“自知水底难捞月,却倩丹青染污伊”,是诗人以月亮比喻尼长老的智慧和品行,虽然尼长老知道自己无法完全表达出这些智慧,但她依然选择用语言文字去记录和传承这些珍贵的道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尼长老请赞》是南宋诗僧释法薰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孝宗年间(1163-1189年),当时南宋政权已相对稳定,佛教学术活动逐渐繁荣。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释法薰正寄居于庐山下的东林寺。他在这段时期的人生际遇可以说是坎坷的,曾多次遭遇流放,甚至被剥夺了僧籍。然而,正是在这种逆境之中,他更加坚定地信仰佛法,并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南宋社会对佛教的态度较为宽容,许多知识分子对佛学研究抱有浓厚兴趣。另一方面,由于战争和政治斗争的影响,一些僧人受到了迫害,他们通过文学创作来表达自己的信仰和对世事的感慨。释法薰正是其中的一位代表人物。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