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大雪
严风吹屋鸣,向晓尤凛冽。
应从北山上,一夜吹猛雪。
幽人不能饮,身体冷如铁。
空向龙具中,苦吟声不绝。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猛烈的风吹过屋子发出响声,清晨尤为寒冷刺骨。
应该是在北山上,一整晚都在猛烈地下雪。
这幽静的人不能饮酒取暖,身体冷得像铁一样。
只能在被窝里,痛苦地不断发出吟诗的声音。
去完善
释义
1. 梁山:这里指四川盆地中梁山。
2. 向晓:天快亮的时候。
3. 尤:特别地。
4. 凛冽:形容寒冷刺骨。
5. 应:应该,表示猜测。
6. 从:来自。
7. 北山:即成都附近的多座山脉。
8. 幽人:隐士,指作者自己。
9. 身体冷如铁:意指严寒让人感受到了如铁一般寒冷的身体。
10. 龙具:毛笔的雅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梁山的冬季景象,通过严风、呼啸的北风、一夜猛雪等元素,生动地呈现了梁山大雪的壮观画面。同时,诗人以“幽人”自比,表达了在寒冷环境下仍然坚持创作的执着精神。全诗语言朴实,情感深沉,是一首具有浓厚生活气息和鲜明个人风格的诗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梁山大雪》是北宋时期著名文人、政治家文同的一首描绘冬日雪景的山水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058年,此时正值北宋中期,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繁荣,尤其以文学、艺术为盛。
在文同创作此诗的时期,他刚刚步入官场,成为德州平原县令。在任期间,他兢兢业业,体察民情,颇受百姓爱戴。然而,他在政治上却备受排挤,这使得他对仕途感到失望。在闲暇之余,他寄情山水,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志趣。
在《梁山大雪》这首诗中,文同通过对梁山壮丽的雪景的描绘,表达了他在严冬中的豪情壮志。当时,北宋社会矛盾逐渐显现,政治斗争激烈。尽管如此,文同仍然坚守自己的信念,以民生为重,不畏艰难,展现了诗人高尚的品质和坚定的意志。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