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方虚谷豫章徐子苍沿制檄抵秋浦
词林日凋疎,生意不复新。
慎勿大崛奇,崛奇惊世人。
玉堂老仙坡,过海走一巡。
非天寔罚之,语言累其身。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词坛日渐凋零,缺乏新的生机。
请谨慎不要追求奇特,过于奇特会吓到世人。
曾经居住在玉堂的老神仙苏东坡,他曾在海上的世界巡游。
这并不是天意要惩罚他,而是他的言论使他备受困扰。
去完善
释义
和:作诗所和之人。
方虚谷:名字。
豫章:古郡名,在今江西省南昌市一带。
徐子苍:名字。
沿制檄:沿着既定规则。
抵:到达。
秋浦:位于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
注释:
1. 词林:指文学领域。
2. 日凋疎:日益衰落。
3. 生意思复新:文学创作没有新的生机。
4. 大崛奇:过于追求奇特。
5. 玉堂老仙坡:形容苏轼的才情。
6. 海:此处表示从远方而来。
7. 一巡:一次旅程。
8. 寔:同“实”,实在。
9. 语言累其身:言语过多给自己带来麻烦。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其独特的视角,展现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深刻理解。首句“词林日凋疎,生意不复新”揭示了文人墨客日渐稀少、创新力渐失的现状,令人深思。接下来,诗人告诫创作者不要追求过于奇特的构思,以免惊吓到世人,这也表达了诗人对文风的一种看法。
紧接着,诗人提到玉堂老仙坡这位人物,他通过过海的举动来巡视。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对那些敢于尝试和创新的文人的敬仰之情。最后,诗人指出,有时候过于华丽的语言反而会拖累自身。这首诗富含哲理,引导读者思考文学创作的真正意义与价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方虚谷豫章徐子苍沿制檄抵秋浦》是南宋诗人张道洽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南宋末年,即公元1244年至1279年之间。在这个时期,金兵入侵,民不聊生,宋室岌岌可危。张道洽出身贫寒,其人生际遇颇多波折。尽管生活在战乱频仍的年代,他却一直关注国家民族的兴衰,志在报国。
这个时期的历史背景颇为复杂,南宋朝廷疲弱不堪,内外交困。对外面临金国、蒙古等强敌的侵略;对内则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然而,在这个风雨飘摇的时期,也涌现出一批有识之士,如岳飞、陆游、辛弃疾等,他们坚持抗金,抒发爱国情怀,试图挽救国家的命运。
在这样的背景下,张道洽创作了这首《和方虚谷豫章徐子苍沿制檄抵秋浦》。通过描述战争的场景,表达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同时,他也借诗抒发自己虽然身处困境,却依然胸怀壮志,矢志报国的情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