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西洲曲

标题包含
西洲曲
清潮下西洲,粲云去江北。金井鸦雏啼,薇帐莺儿色。夜半刻花水,遥见黄梅渡。渡时暗莫春,春梦播芳树。树下樱桃花,红玉氍毹遮。花发郎不至,妾向阿甄家。甄家近河阳,金缕芙蓉裳。芙蓉死芳色,叶老黄蜂碧。蜂飞紫荚残,琥珀沉娇烟。忆郎郎不至,烂熳思愁弦。一弦复一愁,望郎上层楼。楼高人断绝,却怨双鸾钩。鸾钩白如水,叠柳相参差。相思千万里,撩乱鬣松枝。鬣松共梧楸,历幕仍轻秋。秋风须缥缈,吹妾上西洲。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柳如是,明末清初著名女诗人,本名杨爱,字如是,号河东君,浙江嘉兴人。她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聪颖好学,颇富才情。 她的生平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1. 早年在风尘中生活:因家庭困苦,年青的柳如...查看更多
mark10123
去完善

译文
月下西洲潮起落,江南江北璀璨云。 古井旁的雏鸦齐声啼鸣,罗帐里的莺儿展露新色。 夜色已深,月光洒在水上,依稀可见远处的黄梅渡口。 春梦弥漫在那棵树下,仿佛一切都沉浸在芬芳之中。 樱花树下如红玉般的绣毯,遮挡住了繁盛的花朵。 花儿盛开,可情郎还未归来,她只好独身前往河边甄家的住处。 甄家离河阳很近,她身着金线绣制的芙蓉衣裳。 曾经的芙蓉颜色已死,而绿叶也开始变得斑驳。 蜜蜂飞舞在紫荚之上,琥珀色的蜂蜜滴落在少女的面庞。 她曾期待郎君的到来,但如今只剩回忆和无尽的忧愁。 她一遍又一遍地弹奏着思念之曲,希望能唤起情郎的注意。 每一声琴音都包含着深深的忧虑,她一次次地登上高楼,盼望见到他的身影。 然而高楼空寂,唯有双鸾勾显得苍白无力。 那翡翠般美丽的鸾勾与重叠的柳叶交相辉映。 这思念之情如同相隔千万里,使她的心情变得纷乱复杂。 松树的鬣毛和梧桐楸树共同度过了漫长的岁月,却依然抵挡不住秋天的到来。 秋风吹拂着她缥缈的思绪,将她带回了与郎君相识的西洲之地。
mark10123
去完善
释义
1. 西洲:泛指江南地区的水洲。 2. 清潮:清澈的潮水。 3. 粲云:明亮的云朵。 4. 江北:长江北岸。 5. 金井:精美的井台。 6. 鸦雏:乌鸦。 7. 薇帐:用蔷薇制成的帐子。 8. 莺儿色:黄莺的颜色。 9. 刻花水:雕刻花纹的水。 10. 黄梅渡:黄梅季节的渡口。 11. 暗莫春:春天的傍晚。 12. 芳树:美好的树木。 13. 樱桃花:樱桃树上的花朵。 14. 红玉氍毹遮:红色的玉制地毯。 15. 阿甄家:古时候的人名,此处代指某个人家。 16. 河阳:古代的地名,位于今河南省境内。 17. 金缕芙蓉裳:用金丝线绣制的芙蓉图案的长裙。 18. 芳色:美好的颜色。 19. 叶老黄蜂碧:树叶变黄,黄蜂渐渐消失。 20. 紫荚:紫色的豆荚。 21. 琥珀:一种透明的矿物。 22. 娇烟:轻柔的烟雾。 23. 烂熳:原意是盛开的花朵,此处形容思绪繁多。 24. 双鸾钩:古代的两种铜器,形状像凤凰。 25. 叠柳:重叠的柳树。 26. 鬣松:松树的一种,叶子呈针状。 27. 梧楸:梧桐树和楸树。 28. 历幕:经历各种情况。 29. 缥缈:虚无缥缈的状态。
mark10123
去完善
赏析
《西洲曲》是明代女诗人柳如是的一首描绘江南水乡风光和抒发离别愁绪的诗作。诗歌以清新的笔调描绘了江南水乡的景色,如"清潮下西洲,粲云去江北"描绘了清澈的潮水和淡薄的云彩;"金井鸦雏啼,薇帐莺儿色"则描述了鸟儿的啼鸣和五彩斑斓的鸟儿羽毛。这样的景色无疑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然而,这种宁静很快就被打破了,诗人通过"夜半刻花水,遥见黄梅渡"告诉我们,夜晚的时候,她独自一人,听到远处传来的渡口的声音,不禁想起了远在他乡的郎君。接下来的诗句"渡时暗莫春,春梦播芳树"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思念之情,她用"暗莫春"来形容自己孤独的心情,用"春梦播芳树"来象征她与郎君之间的美好时光。 在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通过描绘樱花、黄蜂、紫荚等事物,进一步渲染了她对郎君的思念之情。如"树下樱桃花,红玉氍毹遮"描绘了樱花的美丽,而"芙蓉死芳色,叶老黄蜂碧"则描述了花朵凋谢、黄蜂离去的景象,这些都象征着她与郎君的美好时光的消逝。 最后,诗人以"相思千万里,撩乱鬣松枝"和"秋风须缥缈,吹妾上西洲"来表达她对郎君的思念之情,以及对重逢的热切期盼。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优美,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mark10123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西洲曲》是明末清初著名才女、诗人柳如是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词作。此诗大约创作于公元1645年左右,即明朝灭亡后的数年间,此时的中国正处于明清更迭的历史时期。 柳如是原为江南名妓,后结识文人陈子龙并成为其妾室,后又结识了清军入关后的江宁巡抚周亮工,因其才情卓然且性格坚韧,颇得世人赞誉。然而生逢乱世,她的人生也经历了诸多波折和坎坷。此诗应是她处于动荡人生阶段时所创作的。 这一时期的柳如是生活在中国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上,面临着家国破碎的深重危机。清朝的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对汉人进行了严格的控制和压迫,导致了民间百姓的苦难和社会的动荡不安。而身为汉族士人的柳如是也因此倍感身世浮沉之痛,感慨家国之难。这些都成为了她在创作这首词时的情感底色。
mark10123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