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孙竹云道士先坟种松韵

标题包含
和孙竹云道士先坟种松韵
秦岭苍髯铁色仙,却将翁仲作忘年。 移将根去亲陪土,化作杨公种玉田。 客子有怀悲故垄,清明无酒哭苍天。 感君此计能千载,独立斜阳咏此篇。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萧立之(1203年-?),字斯立,号冰崖,南宋著名文人、官员。他出生于浙江义乌,是南宋中期的著名文人,与陆游、杨万里等人有交往。 萧立之在年轻时就表现出非凡的才华,曾参加科举考试并高中进士。历任州县...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秦岭山脉翠绿如铁,岁月未曾忘怀其容颜。 忘却年龄的老者曾在此处,陪伴那古老的翁仲(指古代墓葬的石人、石兽)。 他们落地生根,逐渐在田间生长繁衍,宛如当年杨公琼英落子点化美玉良田。 感伤的客子心有所动,哀伤于故地往矣的时光。 清明节祭祀时并无美酒可陈,只能遥望苍天倾诉心中忧伤。 感激你的智慧长存千年,我独自站在夕阳下吟咏这首诗篇。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秦岭:中国中部山脉,是长江和黄河的分水岭,东西绵延约1500公里。 2. 苍髯:绿色的胡须,此处指苍翠的松树。 3. 铁色:像铁一样的颜色,这里形容松树的树干色泽。 4. 翁仲:秦始皇时期著名将领,后被尊为守墓之神。 5. 忘年:忘掉年龄的差异,这里指与翁仲的友谊长久。 6. 杨公:指隋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杨玄感,他鼓励民众垦荒,开辟良田。 7. 种玉田:指杨玄感开垦田地的事迹。 8. 客子:离家在外的人,作者自指。 9. 故垄:祖坟。 10. 清明:清明节,祭祖扫墓的日子。 11. 苍天:天空,这里表示对天的敬称。 12. 独立斜阳:在夕阳下独自站立。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和孙竹云道士先坟种松韵”,表达了诗人对于孙道士在其祖坟种植松树之举的感慨与赞美。诗中的意象丰富而深刻,通过描绘秦岭、苍髯铁色的仙人、翁仲(即墓碑)、松树的根、杨公种玉田等元素,传达了诗人对生命的尊重和对生死的思考。同时,诗人还通过“客子有怀悲故垄”和“清明无酒哭苍天”来表达自己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最后,诗人以“感君此计能千载,独立斜阳咏此篇”表达了对孙道士的这一善举的敬佩与感激之情,同时也传达了自己在夕阳下独自咏唱的孤独与深沉。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死亡、故乡和亲人的深刻思考与独特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孙竹云道士先坟种松韵》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末年著名诗人萧立之。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在南宋末年,公元1279年之前。这一时期,中国正处于宋元交替之际,北方的蒙古帝国不断南下侵略,南宋政权岌岌可危。 在创作这首诗时,萧立之的人生际遇也颇为坎坷。他曾在南宋朝廷任职,担任过江西路安抚使等官职,但因时局动荡,被迫辞官回乡。在家中,他亲眼目睹了战乱带来的流离失所和百姓的痛苦,这也使得他的诗歌充满了忧虑和悲凉。 在时代背景方面,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正处于历史的转折期。南宋末年,蒙古帝国对南方的侵略愈演愈烈,南宋政权逐渐瓦解。与此同时,儒家文化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道家、佛家等宗教思想在民间得到了广泛传播。在这样的背景下,萧立之选择与孙竹云道士交流,共同探讨人生哲理和家国情怀,从而创作出这首充满哲理的诗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