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柬牋与人

标题包含
送柬牋与人
检点交房有宿储,楮先生辈亦中书。 小王辞客元无用,大阮才高正要渠。 挥洒雅宜供五凤,缄题更可寄双鱼。 春来触物皆诗料,从此赓酬莫见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经过检查,房子里有充足的库存,就像那些擅长书法的人也在做文书工作。小主人们看起来并无特别之处,但他们的才华横溢正是我们所需要的。他们将优雅的书法挥洒自如,足以令五凤羡慕;并且他们还能在信封上写下优美的诗句,就好像是用双鲤传达情感。春天来临,万物都是写诗的好素材,从今往后,我们可以频繁地相互唱和,不再显得疏远。
去完善
释义
1. "检点交房有宿储":这里的"检点"指的是清点、查验;"交房"指房屋交接;"宿储"表示储藏的物品或粮食。这句意思是盘点清点的房屋交接时有储藏的物品。 2. "楮先生辈亦中书":这里的"楮"是一种树名,古代常用其纤维造纸,"中书"指的是古代官职,这里用"楮先生"比喻文人墨客,整句话是说文人们就像是在任的中书官员一样重要。 3. "小王辞客元无用":其中"小王"是古时的王姓,"辞客"是推辞掉的门客,"元"同"原",这句诗的意思是王家的门客原本是没有用的。 4. "大阮才高正要渠":其中的"大阮"是指魏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阮籍,这句话赞美阮籍的才华横溢,并表达对其作品的热切期待。 5. "挥洒雅宜供五凤":"挥洒"意指随意挥洒笔墨,"雅宜"形容优雅宜人,"五凤"指五色凤凰,象征皇帝,这里用以描述书法作品的美好景象。 6. "缄题更可寄双鱼":"缄题"是对信件封口的称呼,"双鱼"即书信,这两句意思是通过书信的方式寄去自己的思念之情。 7. "春来触物皆诗料":意味着春天到来时,身边的一切事物都成为了诗人创作的灵感来源。 8. "从此赓酬莫见疎":"赓酬"意为诗歌唱和,"见疎"指关系疏远,此句意为自此开始互相唱和诗歌,不要让彼此的关系变得疏远。
去完善
赏析
这首《送柬牋与人》是南宋诗人杨炎正的一首赠别诗。全诗以房宿、楮先生、小王、大阮等形象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许。 首联“检点交房有宿储,楮先生辈亦中书”,诗人以“交房”和“宿储”形象地描绘了朋友的离别场景,用“楮先生”来形容写书信的纸张,寓意着友情的寄托。 颔联“小王辞客元无用,大阮才高正要渠”,诗人以“小王”和“大阮”两位历史人物作为象征,表达了对友人才能的赞美和对未来的期待。这里的“元无用”和“正要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强调了朋友之间的相互依赖和扶持。 颈联“挥洒雅宜供五凤,缄题更可寄双鱼”,诗人以“五凤”和“双鱼”为意象,描绘了友人间的书信往来和情感交流。这里的“挥洒”和“缄题”展现了诗人对书法艺术的热情和追求。 尾联“春来触物皆诗料,从此赓酬莫见疎”,诗人通过“春来”和“触物皆诗料”的表达,传递出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诗歌创作的执着。而“赓酬”一词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相互唱和的深情厚谊,以及希望他们之间的感情永远不会疏远。 整首诗语言优美,形象生动,寓意深远,充满了浓厚的文人气息。诗人通过对友情、才华、书法、春天等多个方面的描绘,展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柬牋与人》是南宋诗人杨炎正的一首词,创作于公元1150年左右。当时正值南宋初期,金兵南侵,国家局势动荡不安。 杨炎正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然而,他在成年后却不幸遭遇战乱,家庭破败,生活陷入困境。为了生计,他不得不离家谋生,四处奔波。在这段艰苦的岁月里,他饱尝了人间冷暖,也亲眼目睹了国家的衰落和人民的苦难。这种经历使他深刻地体会到了人生的无常和生活的艰辛,也激发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强烈责任感。 在南宋初年,国家政治腐败,民生疾苦,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与此同时,金兵不断南下侵犯,国家面临着严重的军事压力。在这种背景下,杨炎正深感忧虑,希望能够为国家尽一份力。然而,他的愿望并未得到实现,反而因为自己的正直和才华而遭到排挤和陷害。这使得他对现实充满了愤懑和不平,也对人生充满了无奈和哀愁。 《送柬牋与人》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创作的。词中以“送柬笺与人”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世事沧桑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无奈。通过对“短篷沽酒船头卧,垂柳衔蝉枝上啼”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在漂泊流离生活中的孤寂与哀愁。同时,词中亦流露出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族未来的关切。这首词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了南宋词坛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