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李漕冰壶燕集
诸亭环立一湖湾,区界无多眼界宽。
苍石传为伪刘物,绿波曾浴葛仙丹。
两边堤树四时碧,一片冰壶六月寒。
咫尺云烟接沧海,须知此地有龙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诸多凉亭环绕着湖泊,四周的风景开阔无边。
据说那些苍老的石头是刘禹锡遗留下的物品,绿意盎然的水面曾经养育了葛洪炼制的仙丹。
堤岸两边的树木四季常青,洁净如冰的湖水即使在炎炎夏日也让人感到寒冷。
这里的云烟仿佛与大海相连,要知道这里盘踞着真龙。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诸亭环立一湖湾:诸亭,各个亭子;湖湾,湖泊的弯曲部分。
2. 区界无多眼界宽:区界,区域范围;眼界宽,视野开阔。
3. 苍石传为伪刘物:苍石,青灰色的石头;伪刘物,刘宋时期的石刻。
4. 绿波曾浴葛仙丹:绿波,绿色的波浪;葛仙丹,葛洪炼制的仙丹。
5. 两边堤树四时碧:堤树,河边的树木;四时碧,四季常青。
6. 一片冰壶六月寒:冰壶,形容月光如水;六月寒,指月光清凉如霜。
7. 咫尺云烟接沧海:咫尺,很近的距离;云烟,云雾;沧海,大海。
8. 须知此地有龙蟠:须知,要知道;龙蟠,龙的盘踞,这里指龙潜藏的地方。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清幽的笔触描绘了中秋时节的美景。首联点明地点在湖边,视野宽阔;颔联通过描述苍石和绿波,暗示此处历史悠久,富含文化底蕴;颈联描写了两边四季常青的树木,以及湖面在六月依然如冰壶般清凉;尾联则指出这片美景与大海相接,寓意着这里藏龙卧虎。整首诗将自然景物与人文历史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美丽景色的喜爱和对历史文化底蕴的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戴复古的《中秋李漕冰壶燕集》一诗,是南宋末年的作品。当时戴复古已步入老年,晚年生活平淡且多有感怀。
创作时期正值宋朝衰弱之际,金兵入侵中原,朝廷内部矛盾激化,士人精神无所寄托。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戴复古因战乱颠沛流离,远游四方。他见证了国家的战乱与动荡,感受到人生的悲欢离合。
与此同时,科举制度的废除导致士人群体地位下降,不少文人学者失去出路,投身军队或官场,寻求生存之道。而戴复古作为传统文人,他的命运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他在诗中抒发了自己的抱负、失意以及对生活的感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