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影摇红·松窗午梦初觉
一亩清阴,半天潇洒松窗午。床头秋色小屏山,碧帐垂烟缕。
枕畔风摇绿户。唤人醒、不教梦去。可怜恰到,瘦石寒泉,冷云幽处。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一间清静的小屋,阳光透过松树洒进窗户,带来半天的宁静和洒脱。床头的小屏风上描绘着秋天的景色,绿色的床帐在微风中轻摆,如烟雾般摇曳。
窗外吹来的微风轻轻摇曳着绿色的门窗,把我从梦中唤醒,不让我沉浸于梦境。可惜我刚刚来到这个地方,只有那瘦弱的石头、寒冷的泉水和天空中的几朵冷云陪伴着我。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一亩清阴:意指松荫覆盖的地方范围不大,就像一亩田地那样。
2. 半天潇洒:形容松树高耸挺拔的样子。
3. 松窗:带有松树的窗户。
4. 床头秋色小屏山:小屏山是画有山景的屏风。
5. 碧帐垂烟缕:形容绿色帘幕下垂,如烟一般。
6. 绿户:绿色的门扇。
7. 瘦石寒泉:瘦石指枯瘦的山石,寒泉指寒冷的泉水。
8. 冷云幽处:形容寒冷而幽静的地方。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主人公在松窗午梦初醒后的所见所感。上阙以“一亩清阴”的景色开篇,形象地展现了松树在阳光照射下的影子,给人带来一种恬静的感觉。接着又通过“床头秋色小屏山,碧帐垂烟缕”两句,展现出一种静谧的氛围,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这一片优美的环境中。
下阙则从主人公的角度出发,写他在午梦初醒时感受到的风摇绿户,以及对梦境的留恋。这种情景交融的手法,使得整首词的情感更加丰富和饱满。而最后三句“可怜恰到,瘦石寒泉,冷云幽处”,则将画面推向了一个更高的层次,使整个作品充满了深沉的意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烛影摇红·松窗午梦初觉》是北宋词人毛滂的一首词。这首词创作于公元1107年前后,正值宋徽宗在位时期。此时,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为毛滂的文学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在这段时间里,毛滂的人生经历颇为丰富。他曾担任州县官吏,对民间疾苦有所了解,这也为他后来的文学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此外,毛滂还结交了许多文人墨客,如苏轼、黄庭坚等,他们的友情和学术交流对毛滂的文学创作产生了积极影响。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宋词的发展已经进入了鼎盛时期,许多文人才子纷纷投身词坛,创作出大量脍炙人口的佳作。毛滂在此背景下,受到前辈词人的启发,开始尝试用自己的笔触描绘生活中的点滴感悟,抒发内心的情感体验。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赢得了世人的赞誉。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