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江都王画马
落落名王唐帝孙,笔端飞洒只逡巡。
风云绝足知何在,粉墨余姿若有神。
可信权奇尽龙种,不应腲脮失天真。
骅骝寂寞龙眠死,更复何人接后尘。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才华横溢的唐帝王孙,挥洒笔墨却仍觉不尽兴。
昔日风采卓越的人物如今不知何处,他们的风采仿佛仍在舞台上留下印记。
确实,他们各具非凡天赋,但从不应该失去天然的纯真。
而今时过境迁,往昔的伟大人物已逝,谁还能继承他们的遗志呢?
去完善
释义
1. 落落:这里形容马匹毛色鲜明的样子。
2. 名王:著名的藩王,这里指的是江都王。
3. 唐帝孙:唐代皇帝的子孙,这里指代江都王的身份。
4. 笔端飞洒:形容画家的画笔挥洒自如。
5. 逡巡:徘徊不前的样子。
6. 风云绝足:指骏马奔驰的速度极快,如同在风云之中穿梭。
7. 粉墨:这里是绘画中的术语,指代颜料和画笔。
8. 余姿:残留的姿态,这里指画中马匹的神态。
9. 可信:确实如此。
10. 权奇:卓越超群之意。
11. 尽龙种:全都是骏马。
12. 不应:不应该。
13. 腲脮:形容马的肥大体态。
14. 天真:本真的状态。
15. 骅骝:古代的一种良马。
16. 龙眠死:比喻骏马已经去世。
17. 后尘:后面的人,这里指的是后来的人对马画的欣赏和研究。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观江都王画马》,是诗人李昭玘观赏江都王所画之马时所作。全诗以雄浑的笔触描绘了画中骏马的生动姿态和豪放精神,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绘画技艺的高度赞赏和对盛唐文化的怀念之情。
“落落名王唐帝孙”,开篇即点明了江都王的身份,他是一位出自唐朝皇室的名王。这一句既为读者展示了画面中的主角,又渲染了一种肃穆的氛围。紧接着,“笔端飞洒只逡巡”描述了江都王画笔下的骏马形象,通过“飞洒”一词表现出画家挥洒自如的画技,而“只逡巡”则暗示了马儿英姿飒爽的神态。
在颔联中,诗人通过“风云绝足知何在,粉墨余姿若有神”两句进一步描写了骏马的卓越品质。前者表达了骏马疾驰如风的场景,而后者则展现了马匹优雅飘逸的姿态。这两句共同刻画了一幅生动的骏马图,令人浮想联翩。
接下来的颈联,诗人表达了对于画中骏马来历的推测。他认为这些骏马如此矫健非凡,必然是皇家血统,不应该因为画家的笔墨失误而丧失了天然的野性。这里既是对画作技巧的赞美,也是对骏马形象的肯定。
尾联“骅骝寂寞龙眠死,更复何人接后尘”,诗人用历史上著名的良驹“骅骝”和“龙眠”为例,感叹如今已经难觅这样的骏马,并担忧后继无人。这不仅表达了对往昔良马的追思,也暗示了唐朝盛世已逝的感慨。
整首诗从画面中骏马的形象入手,逐渐过渡到对画作技巧和骏马本身的赞扬,最后引申到对历史盛衰的深沉思考。诗人通过对江都王画马的分析与感悟,成功地传达了对古典文化的敬意和思念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观江都王画马》是宋代诗人李昭玘的一首题画诗,创作于北宋时期。
在北宋时期,绘画艺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许多贵族、文人纷纷投身于绘画创作。李昭玘作为一位有抱负的士人,对绘画有着深厚的兴趣。在这首诗中,他通过对江都王画马的赞美,展现了自己对绘画艺术的热爱和对卓越技艺的追求。
在这个时期,李昭玘正身处官场,努力谋求自己的政治地位。然而,他在仕途上并未取得显著的成就,这也使得他对画作中的江都王产生了共鸣。江都王作为西汉时期的一位诸侯王,尽管拥有显赫的地位和优厚的待遇,却始终无法摆脱被皇帝猜忌的命运。这种命运的相似性使得李昭玘对江都王的画作产生了更深的共鸣。
此外,北宋时期的政治环境相对稳定,经济的繁荣为艺术创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儒家文化的影响也使士人们更加注重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李昭玘通过对画作的欣赏,表达了对自己政治理想的追求和对社会现实的关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