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游金明池
日有江湖思,坐无车马尘。
横桥自照水,啼鸟不惊人。
辇路晴飞絮,宫门暗锁春。
多情老园吏,洒地喜相亲。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每天都有一份关于江湖的思念,坐下来身边没有喧闹的车马。
一座桥梁横跨水面,映照着流水,鸟儿啼叫却不让人感到惊异。
阳光下的辇路上飞扬着柳絮,宫门前悄无声息地锁住春意。
一个充满感情的老园丁,喜欢在地面上洒水,仿佛与万物亲昵。
去完善
释义
1. 金明池:北宋时期著名皇家园林,位于东京(今河南开封)的西部。
2. 日有江湖思:表达了诗人对江湖生活的向往。江湖,指的是江河湖海,泛指远离尘嚣的地方。
3. 横桥自照水:描述了金明池中的一座桥梁,横卧在水面上,与水面相映成趣。
4. 辇路晴飞絮:辇路,皇帝驾临的道路。这句诗描绘了皇帝出行时,阳光照耀在路上的飞絮,显得格外美丽。
5. 宫门暗锁春:宫门,皇宫的大门。这句话暗示着宫门紧闭,春天悄悄降临。
6. 多情老园吏:多情的老年园林管理员。这里的老园吏形象代表了诗人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7. 洒地喜相亲:洒地,用扫帚扫除地面尘土。这句诗表示老园吏看到诗人到来非常高兴,热情地与他交流。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春日游金明池》中,李昭玘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致。首先,诗人用“日有江湖思”表达了他对江野风光的向往之情,暗示了自己在都市生活中的孤独和压抑。接着,他以“坐无车马尘”来形容自己此刻的宁静与超脱。紧接着,他描述了金明池周围的景色:横桥倒映在水面上,小鸟在枝头欢快地啼鸣,不惊扰路人。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描绘了晴天里飞舞的柳絮以及阳光照射下若隐若现的宫殿之门,这进一步彰显了春天的生机勃勃。最后,他用“多情老园吏,洒地喜相亲”收尾,以一位年迈的园林守卫为自己的喜悦作见证,强调了自己的愉悦和对春天的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对春天自然景色的欣喜和感激之情,同时表现出自己在纷扰世界中的从容与淡泊。诗人通过对细节的描绘和对心情的传达,让读者感受到那份深深的春日情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日游金明池》是北宋时期著名诗人李昭玘的一首描绘春天美景的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068年左右,正值北宋仁宗嘉祐年间。此时,中国北方黄河流域的经济文化发展达到高峰,政治相对稳定,人民生活较为富裕,而金明池正是这一时期的产物,为皇帝后妃、文武百官提供游宴的场所。
在这一时期,李昭玘的人生际遇并不平坦。他出生于书香门第,年轻时就颇有诗名,然而科举屡试不第,仕途中也遭遇诸多挫折。尽管如此,他仍然坚持创作,以诗歌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对生活的见解。这首《春日游金明池》便是他在游览金明池时,有感而发创作的。
在诗歌中,李昭玘通过对金明池春日的描绘,表达了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自然的情感。同时,他也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困境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许。尽管生活中充满了曲折和挑战,但诗人依然坚定地相信,只要坚持不懈,终能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