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满江红

标题包含
满江红
万水归阴,故潮信、盈虚因月。 偏只到、凉秋半破,斗成双绝。 有物揩磨金镜净,何人拿攫银河决。 想子胥、今夜见嫦娥,沈冤雪。 光直下,蛟龙穴。 声直上,蟾蜍窟。 对望中天地,洞然如刷。 激气已能驱粉黛,举杯便可吞吴越。 待明朝、说似与儿曹,心应折。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史达祖(1070年-1130年),字邦卿,号梅溪,汴京(今河南开封)人。北宋著名词人。 史达祖出身贫寒,但勤奋好学,才华横溢。他在宋哲宗元祐年间考中进士,历任地方官职。在任期间,他关心民生,体察民情...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等到明日,将此番景象讲述给后辈听,他们的心灵定会为之震撼。
去完善
释义
儿曹:后代子孙;心应折:内心感到震撼。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以中秋潮汐为主题,融合了自然景观与历史典故,展现出一种雄浑壮丽的意境。开篇通过“万水归阴”点明潮汐现象的根源,继而以“凉秋半破”引出中秋佳节的特殊氛围。“斗成双绝”一句将明月与潮水并列,突出了两者的壮美与神秘。接着,作者借用伍子胥的传说,赋予潮水更深的情感内涵——不仅是自然奇观,更是忠魂昭雪的象征。 下半阕进一步渲染潮声与月色的磅礴气势,“光直下,蛟龙穴。声直上,蟾蜍窟”两句对仗工整,音韵铿锵,给人以强烈的视觉与听觉冲击。结尾处“激气已能驱粉黛,举杯便可吞吴越”则由景及情,抒发了作者胸中的豪迈与悲愤,同时也隐含着对现实的不满与无奈。最后一句“待明朝、说似与儿曹,心应折”,既是对全词情感的升华,也是对读者心灵的叩问,令人回味无穷。 整体来看,这首词不仅描绘了一幅中秋夜潮的壮丽画卷,更蕴含了深沉的家国情怀与人生感慨,读来令人心潮澎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南宋时期,作者史达祖身处家国动荡之际。彼时金兵南侵,山河破碎,史达祖虽有报国之志,却屡遭挫折。其人生历经坎坷,郁郁不得志。此词借中秋望月抒怀,融入伍子胥沉冤得雪的典故,既表达了对明月清光的赞美,又寄托了内心激愤难平的家国情怀。正是在这种复杂心境下,他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意境宏大的咏月佳作。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