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县圃小酌)
烟雨半藏杨柳,风光初到桃花。玉人细细酌流霞。醉里将春留下。
柳畔鸳鸯作伴,花边蝴蝶为家。醉翁醉里也随他。月在柳桥花榭。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细雨轻掩嫩绿的新芽,春天初至盛开着桃花。那位如玉石般美好的女子在品味着美酒,仿佛通过陶醉能将春光留住。
在柳树下,鸳鸯嬉水;桃花旁,蝴蝶翩翩起舞,营造出一个和谐的家。而喝醉了的老者也只能跟随自然的脚步,欣赏月儿透过柳树和花朵投下的光影。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县圃:县衙的花园或菜园。
2. 玉人:这里指美丽的女子。
3. 流霞:原意指流动的光辉,此处代指美酒。
4. 醉翁:这里指喜欢饮酒的人。
5. 月在柳桥花榭:柳桥,柳树边的桥;花榭,花丛中的凉亭。

去完善
赏析
《西江月·县圃小酌》描绘出一幅田园春色美景:朦朦胧胧的细雨中,杨柳隐约;春意盎然之际,桃花盛开。画面中的玉人翩翩起舞,与友人共享美酒佳肴,沉醉在这美好的时光之中。柳树下的鸳鸯成双成对,花丛边的蝴蝶翩翩起舞,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而醉翁们也沉浸在这场盛宴之中,陪伴着这美好的一刻。月色洒在柳桥花榭之上,照亮了这静谧的夜晚,为这场宴会增添了一抹浪漫的色彩。整首词以诗意的笔触展现了悠然自得的生活场景,传递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西江月·县圃小酌》是北宋词人毛滂的一首词作。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在北宋末年,公元1094年前后。毛滂在这段时间里任三衢县令,因此,县圃小酌可能是他在这个职位上的生活写照。
在当时的北宋王朝,文人墨客以诗词歌赋为乐,酒席间的推杯换盏、谈笑风生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毛滂作为一位才子,常常在闲暇之余与朋友相聚饮酒,共同抒发胸臆。
此外,北宋末年的社会政治环境也对毛滂的词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当时,朝廷内部党争激烈,政治腐败现象严重,百姓生活困苦。然而,在这种背景下,毛滂仍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将生活中的美好瞬间用文字记录下来,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